善恶镜

初一作文 作者:回首望前满恨伤

第一章:忘川边的守镜人

忘川河畔的三生石旁,立着一面通体剔透的石镜,镜身刻满繁复的云纹,镜面却始终蒙着一层薄雾,唯有触碰到人心时,才能映出清晰的影像 。

守镜人阿烛已在此驻守千年,她本是天宫司掌“善恶”的仙官,因在蟠桃宴上直言天帝判罚有误——将一位为救村民而误闯禁地的凡人打入畜生道,被贬至忘川守镜,需看清十万个人心的善恶,方能重返天宫 。

千年间,阿烛见过太多映在镜中的景象:有贪官污吏在镜中化作吸血的蚊虫,贪婪地啃噬着百姓的血汗;有寻常妇人在镜中捧着滚烫的汤药,冒雪送给邻床病重的孤老;也有江湖侠客一边行侠仗义,一边又为名利暗箭伤人,镜中一半是挺拔的青松,一半是缠绕的毒藤 。

这日,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少年走到镜前,他背着半旧的行囊,手里攥着块裂了纹的玉佩,眼神里满是焦急与茫然 。阿烛按例问道:“来者何人?为何触镜?” 少年抬头,声音带着哭腔:“我叫阿墨,家乡遭了洪水,爹娘让我带着玉佩来找忘川对岸的舅舅,可我走了三个月,始终找不到过河的路,听闻这面镜能照出‘生路’,便想来问问 。”

阿烛抬手示意他触碰镜面,少年犹豫着将手放在镜上,薄雾散去,镜中没有出现洪水滔天的家乡,也没有忘川对岸的舅舅,只有一间破漏的草屋——草屋里,一位瞎眼的老婆婆正摸着灶台,锅里煮着仅有的半块红薯,而灶台边,堆着少年沿途换下的、沾满泥污的衣物 。

“这是……”阿墨愣住了,他从未见过这位老婆婆 。阿烛轻声解释:“镜照人心,你赶路时,总在破庙里留些干粮,在路边帮人修补漏雨的屋顶,前日路过山涧,还救了只被困在石缝里的幼鹿。这老婆婆是你三个月前救过的孤老,她眼睛瞎了,却记着你的模样,每天煮着红薯等你回来 。” 阿墨攥紧玉佩,眼眶瞬间红了——他以为自己是在独自赶路,却不知善意早已在身后生了根 。

第二章:镜中的“恶”与“善”

阿墨在阿烛的指引下,顺着镜中显示的方向找到了草屋。瞎眼老婆婆听见脚步声,摸索着端出红薯,“是那天帮我修屋顶的少年吧?我就知道你会回来 。” 阿墨接过红薯,滚烫的温度顺着指尖传到心里,他忽然明白,所谓“生路”,从不是找到舅舅,而是别丢了心里的善意 。

此后,阿墨常往返于草屋与忘川边,帮老婆婆挑水、劈柴,也帮阿烛招待来触镜的人 。这日,一位穿着锦缎长袍的男子驾着马车而来,车帘掀开,露出满车的金银珠宝。男子名为沈万山,是山下城镇的首富,他面色慌张,抓住阿烛的手就问:“仙官,我听闻这镜能照出‘恶报’,你快帮我看看,我近日总做噩梦,是不是之前做的事要遭报应了 ?”

沈万山将手按在镜面上,镜面瞬间变得漆黑,随后浮现出一幕幕画面:三年前,他为了扩建商铺,强拆了城郊的十户民房,逼得一对老夫妇流落街头,冻饿而死;半年前,他低价收购了受灾的粮田,转头就把粮食高价卖出,赚得盆满钵满;就连昨日,他还为了抢占邻人的宅基地,买通地痞殴打了对方 。

“不……不是这样的!”沈万山脸色惨白,连连后退,“我强拆民房是为了 town 里的发展,高价卖粮是为了回本,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家人!” 阿烛指着镜中老夫妇冻僵的尸体,声音冰冷:“为了家人,就能漠视他人的性命?为了利益,就能践踏他人的尊严?镜中没有‘恶报’,只有你自己造的‘恶’ 。”

沈万山瘫坐在地上,看着镜中的画面浑身发抖。这时,阿墨端着一碗热茶走来,递到他面前:“先生,我家乡遭灾时,也有人囤粮抬价,可后来,有位粮商开仓放粮,救了好多人。您现在把粮食分给百姓,把宅基地还给邻人,还来得及 。” 沈万山看着阿墨清澈的眼睛,又看了看镜中的景象,忽然捂着脸哭了起来 。

三日后,沈万山散尽了半数家产,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还亲自去城郊给老夫妇立了墓碑。当他再次来到镜前时,镜面的漆黑褪去少许,映出他给灾民分粮的画面,虽然仍有淡淡的阴霾,却已多了几分光亮 。阿烛看着镜面,轻声对阿墨说:“你看,人心如镜,恶能染黑它,善也能擦亮它 。”

第三章:天宫来的问责

沈万山的转变传遍了山下的城镇,来忘川触镜的人越来越多。有人为了确认自己的善意,有人为了忏悔自己的过错,阿墨帮着阿烛记录每个人的故事,也渐渐明白,善恶从不是非黑即白 。

这日,天宫的金光突然笼罩了忘川河畔,太白金星驾着祥云而来,身后跟着两位天兵。太白金星看着阿烛,面色严肃:“阿烛仙官,天帝听闻你在忘川私自主持‘善恶评判’,还干预凡人因果,特命我来问责 。”

阿烛上前躬身行礼:“弟子并非私自主持评判,善恶镜本就是司掌人心之物,我只是让凡人看清自己的内心。至于干预因果,不过是让犯错的人有机会弥补,让行善的人不迷失方向 。” 太白金星冷哼一声,指着正在镜前的一位妇人:“你可知她是谁?她本是凡间的毒妇,害死了自己的丈夫,你却让她通过行善弥补,这是对逝者的亵渎!”

阿墨站在一旁,看着镜中的妇人——她正在给村里的孤儿缝衣服,镜中映出她害死丈夫的画面,也映出她后来幡然醒悟,照顾丈夫年迈的父母、资助孤儿的景象 。阿墨忍不住开口:“仙长,她害死丈夫后,每天都活在愧疚里,这三年来,她照顾公婆尽心尽力,还把家里的田地都捐了出来,给孤儿建学堂。如果连弥补的机会都不给她,那‘善’还有什么意义 ?”

太白金星愣住了,他低头看向镜面,看着妇人给孤儿讲故事时温柔的眼神,又看了看阿烛坚定的神情,沉默了许久。这时,善恶镜突然发出一阵耀眼的光芒,镜面映出天宫的景象——当年被天帝错判的凡人,早已投了好胎,如今在人间过着安稳的日子,而天帝坐在凌霄宝殿上,正透过镜面看着忘川河畔的一切 。

光芒散去,太白金星叹了口气,对阿烛说:“天帝已经看到了一切,他说,是他错了。善恶从不是天定的,而是人心选的。你守镜千年,早已悟透善恶的真谛,即日起,你可重返天宫,继续司掌善恶镜 。” 阿烛却摇了摇头,目光落在阿墨和来往的凡人身上:“我留在忘川,比回天宫更有意义 。”

第四章:人心的“镜”

阿烛留在了忘川,阿墨也没有再去找舅舅——老婆婆成了他的亲人,忘川河畔的善恶镜,成了他的牵挂 。

又过了十年,阿墨长成了挺拔的青年,他常常给来触镜的人讲自己的故事,讲沈万山的转变,讲那位妇人的忏悔。有人问他:“阿墨,你见过那么多善恶,会不会觉得人心很复杂 ?” 阿墨笑着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人心就像这善恶镜,蒙尘时会看不清,可只要愿意擦一擦,总能映出光亮。关键不是怕有尘埃,而是怕连擦一擦的勇气都没有 。”

这日,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来到镜前,他手里拿着一把生锈的刀,眼神空洞。男子叫陈生,是个猎户,半年前,他为了捕猎一只罕见的白狐,误杀了前来阻止的护林人,从此亡命天涯 。

“我知道我是个恶人,”陈生声音沙哑,“我杀了人,就算忏悔,也换不回他的命,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 阿墨递给他一碗水,轻声说:“我家乡遭洪水时,我爹娘为了救我,都被洪水冲走了,我也曾觉得活着没意思。可后来我遇到了老婆婆,遇到了阿烛仙官,我才明白,活着不是为了赎罪,是为了不让更多的人重蹈覆辙 。”

陈生将信将疑地触碰镜面,镜中映出护林人的妻儿——他们住在破旧的草屋里,妻子靠着缝补度日,孩子每天都在门口等父亲回来 。阿烛指着镜中的画面:“护林人生前最大的心愿,是让山里的孩子都能读书。你若真的忏悔,就用你的力气,帮他完成这个心愿 。”

陈生看着镜中孩子期盼的眼神,突然跪了下来,泪水砸在地上。他扔掉了生锈的刀,跟着阿墨去了护林人的家,帮着修补屋顶,开垦荒地,后来又牵头在山里建了一所学堂,请了先生来教孩子们读书 。当他再次站在善恶镜前时,镜中没有了血腥的画面,只有他给孩子们上课、带着孩子们种树的景象,镜面清澈,映出了他眼底的光亮 。

第五章:活下去的答案

时光荏苒,阿墨渐渐老去,老婆婆早已离世,阿烛依旧是当年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