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养
当你阅读各类各色,灿若繁星的世界文学名著时,是否是为了背诵其中的优美文字当作作文素材?是否只着迷于趣味性较高的新闻或小说而对散文“难以下咽”?如果你的阅读是这样的,那么可以断言你与教养擦肩而过。
现世,网络在一方面让人们失去了一份坐下来耐心读书的闲情,但在另一方面也将各类文学普及。年轻人们开始着迷于“罗曼蒂克”的言情小说或是惊险奇奥的悬疑故事等一类风靡流行的文本,学习几个热词,了解一些名梗成了许多人阅读的初心。也会有人硬读古典文学以彰显自己的“晓通万事”,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但单靠网络偶尔得到的流行文字或是有目的择文找句,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填补了虚荣心,空虚了内质。
何为教养?教是“被教”,是汲取;养是“身养”,是形成和发展。教养是一种得体的气质与行为,更是人思维深度,感受美好的能力的提升。
而获得真正的教养,必须读杰作。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都会使你感到满足,感受鲜活血脉的跳动。正如《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父亲看似“放养”的教育实为身体力行,用生活中的点滴给孩子灌输着抵制罪恶的人生观;《简·爱》用孤女的形象表现着女性捍卫人格独立,自尊自爱婚姻自主的诉求;《宇宙简史》则是对于宇宙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人类的追溯……由此,作者的思维与读者连通,我们的整颗心脏都被这些爱,这些拨动着心弦的生命所震撼,文字本无声,却震耳欲聋。
爱,人间最真挚的情感使人体会温情何来,教诲何在;生命,是点亮世界的熊熊烈火,诉说着生活的绚烂。是它们填补了灵魂的空缺,融化了一座又一座心中的冰山,让人有了生来的喜怒哀乐,精神升格,情感充盈。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阅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高的超现实的幻想,看见那从古至今沉思者的容颜。教养,是在你感知这一切后获得的最终硕果。
阅读,并不为应付学业,而是为了自我的提升,为了真正的教养。诚然,刻意的读书符合了当下的阅读形式,对学习有利无害,但我们是否应该在忙碌的同时给予自己一份共情的时间,去触碰爱的甜蜜,生命的活力。
人之渺小,是大千世界中的沧海一粟,但生亦如夏花。让杰作淘洗心灵,让教养此美玉开拓情思,坚定追寻着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