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就像一束光照进了我的心灵深处,让我对生活、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在失去视力和听力的情况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书中最让我震撼的部分,莫过于海伦·凯勒对自己黑暗世界的描述以及她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她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因为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陷入了一个无声、无光、无语的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啊!她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看到蓝天白云,不能听到鸟儿的歌声,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海伦并没有被命运打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开始学习用触觉去感知这个世界,用心灵去理解文字的意义。她摸着盲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学习,那是多么艰难的过程啊!但她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逐渐学会了阅读、书写和说话,最终考入了哈佛大学,成为了一名作家、教育家。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海伦在学习阅读时,她需要把手指放在老师的嘴唇上,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的震动,同时再通过触摸盲文来学习对应的单词和句子。这是一个非常缓慢而又艰难的过程,但是海伦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抱怨和放弃的念头。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困难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让我们退缩。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数学时遇到难题,可能就想放弃,不想再去思考;在练习书法时,写不好一个字就不想再继续。和海伦相比,我们所遇到的这些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海伦对光明的渴望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书中,她假设自己有三天光明,这三天她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她想要看看自己亲爱的老师莎莉文的面容,想要看一看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的美景,想要去参观博物馆,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想要看一看大海的波澜壮阔……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对于海伦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这让我意识到,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能够自由地看、听、说、走动,却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我们习惯了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习惯了在阳光下玩耍嬉戏,却不知道这些平凡的日常对海伦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享受。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在过去,我常常因为一点小挫折就垂头丧气,因为一点小成功就沾沾自喜。海伦的故事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不能被困难打败,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对它,去克服它。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珍惜眼前的每一份美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不仅仅是海伦·凯勒个人的自传,更是一本激励我们勇往直前、热爱生活的教科书。它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去度过这有限的时间。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