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之重,忘怀之轻

初三作文 作者:LD苔眠

时间的长河流淌,老旧的墨痕印刻在书页上,一页页泛黄的纸张将他们记载,世人们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文字记录下了所有。一个字 “忘”,问的很好,我们应该忘记什么?就应当铭记什么?

忘却生活中的不如意?还是忘却那次小测的发挥失常?亦或者是别的些什么?总之,能够忘记痛苦总是好的。可是总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现实而又残酷的,即便想要忘却,却又必须铭记。 那段布满创伤与烽火的历史,始终深深烙印在每个国人的心中, 那属于一个民族的伤疤,是那日的战火连篇,鲜血浸染,铺垫出的一个安稳今日。 这份沉重我们不能忘却 ,也不敢忘却。

然而,这份铭记并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今日安稳的不易,过去错误抉择换来的沉重代价,我们中华民族不能在同一个错误上栽倒两次,也正如鲁迅提出的见解: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故而我们更不应当忘却。这是一份用战火与血泪书写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时至今日所受的最大撞击 。我们铭记南京城下的哀鸣,是为了懂得和平的尊贵;我们追忆台儿庄的血战,是为了理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团结。这份鲜红的烙印,定不会在历史长河中淡去, 它将会愈加鲜明。同时也是一口警钟,时刻高悬于我们每个人的头顶,告诉我们应当铭记;告诉我们应当“居安思危”;告诉我们应当谨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年人民心中的阵阵烈焰点燃的火炬,也逐步传至了我们手中,那是一份沉重而又滚烫的馈赠。

此刻,庄子的“心斋坐忘”,又彰显出了“忘”的一种大智慧——它在教导我们,忘却繁琐,干扰骚动。是的,我们不应当铭记那份仇恨,我们心中要承载未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共同繁荣富强,“和平”二字将会是未来的标签。 这并不是在逃避过去,逃避责任,逃避现实, 而是在教导我们应当放宽自己的心胸,不能因那份伤痛,便满了那个小小的心房,将它沉淀,转化为我们向美好未来进发的一盏指明灯。铭记错误的教训,走向正确的那一条道路。

是前人帮我们扑救的那条血路,让我们生来就享尽了高山之巅的美景,但我们的路道路还并未走到尽头,而是刚刚开始,接过先辈递过来的火炬,传承它,发扬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将向更高的山峰发出挑战。

返回列表

上一篇:学习

下一篇: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