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初三作文 作者:墨羽寒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广为流传的俗语,仿佛一盏古老的明灯,提醒着人们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长久以来,它如同金科玉律,被许多人奉为圭臬。然而,在我看来,这句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绝对。‌‎

‌‎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就像肥沃的土壤,能滋养出茁壮成长的幼苗。古有“孟母三迁”,孟子起初居住在墓地附近,他便学会了办丧事的仪式;后迁至集市旁,又染上了商人的市侩气;直到孟母将家搬到学堂附近,孟子才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正是孟母意识到环境对孟子成长的重要性,不断为他选择良好的环境,才有了后来成为一代大儒的孟子。在现代社会,一个学生若身处学风浓厚、积极进取的班级,周围的同学都热爱学习、互相鼓励,那他也会受到感染,更加勤奋努力。相反,若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接触的都是消极、堕落的人,就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沾染上恶习。‌‎

‌‎然而,“近朱者”未必全“赤”,“近墨者”也未必全“黑”。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并非完全受环境左右。晋代的傅玄,自幼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周围的人大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但他并没有被这种环境所同化。他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知识的渴望,刻苦读书,最终成为了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在当代,也有许多出身贫寒、成长于艰苦环境中的人,他们没有被贫困和恶劣的环境打倒,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人生的逆袭。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品质和意志,而不是完全取决于所处的环境。‌‎

‌‎我们不能忽视环境的影响,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努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环境,也要培养自己坚定的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随波逐流。当我们身处“朱”的环境时,要珍惜机会,不断提升自己;当我们不得不处于“墨”的环境中时,更要坚守自我,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不良风气所侵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性,但我们不能将其绝对化。只有正确认识环境与自身的关系,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

给这篇文章评个分吧!

返回列表

上一篇:羽化成蝶

下一篇:知足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