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真后悔
奶奶的衣兜,曾是我童年里最神奇的百宝箱。每次跟着爸妈回乡下,刚跨进院门,奶奶就会笑眯眯地迎上来,布满皱纹的手在蓝布衫兜里摸索半天,总能掏出一颗裹着透明糖纸的水果糖——那是我最爱的草莓味,糖纸在阳光下亮晶晶的,像藏着一整个夏天的甜。
可十三岁那年的寒假,我却用一句不耐烦的话,浇灭了奶奶眼里的光。那天我趴在奶奶家的方桌上写数学题,一道几何证明题卡了我半个多小时,草稿纸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辅助线,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就在这时,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奶奶端着一杯热水走了进来,絮絮叨叨地问:“乖娃,写累了没?要不要吃块糖垫垫?外面风大,你咋不把窗户关紧点?”
她的话像小石子一样,一下下敲在我烦躁的心上。我猛地抬起头,声音拔高了好几度:“奶奶你别烦我了行不行!我正做题呢,你一直在这说来说去,我根本没法想!”话一出口,我就看见奶奶端着杯子的手顿了一下,眼里的笑意慢慢淡了下去,嘴角也轻轻往下撇。她没再说什么,只是小声说了句“那你好好写,奶奶不打扰你”,转身轻轻带上了门,连脚步声都放得特别轻。
那天之后,我总觉得心里别扭,再加上开学后功课变忙,竟再也没回过奶奶家。爸妈好几次说“奶奶想你了,周末回去看看吧”,我都找借口推脱,要么说“作业没写完”,要么说“要上补习班”。我总以为奶奶会一直等在老屋里,等我愿意回去的时候,还能从她兜里摸到那颗熟悉的草莓糖。
直到半年后,电话那头传来奶奶突发重病的消息,我跟着爸妈往乡下赶时,心里还抱着“见到奶奶一定要跟她道歉”的念头。可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看到的却是奶奶盖着白布的遗容。整理遗物时,我打开了她床头那个旧木柜,里面没有贵重的东西,只有一个铁盒子——打开的瞬间,我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
盒子里装满了各种糖,有我小时候爱吃的草莓硬糖,有包装精致的奶糖,甚至还有几袋我去年提过一嘴的薄荷糖。妈妈红着眼眶说:“你上次走后,奶奶总跟我说,怕那天是真烦着你了,每次赶集都给你买糖,说等你回来给你赔不是,让你消气。”
我拿起一颗草莓糖,糖纸已经泛了黄,指尖能摸到糖身硬得发脆,显然放了很久。还有那几袋薄荷糖,生产日期是上个月——原来直到最后,奶奶还在盼着我回去,还在为那天的事愧疚。我蹲在地上,把脸埋进膝盖里,哭得浑身发抖。我想起自己当时冲奶奶喊的话,想起她转身时失落的背影,想起那些被我浪费的、本该跟她好好说话的日子。如果当初我能耐着性子跟她说一句“奶奶我先做题,等会儿陪你聊”,如果我能早点回去跟她道个歉,如果我能再吃一次她递来的糖,是不是就不会留下这么多遗憾?
如今,那个装糖的铁盒子我一直放在书桌抽屉里。每次写作业累了,我就会打开看看,仿佛还能看见奶奶笑眯眯地从兜里掏糖的样子。只是那份甜,我再也尝不到了。这份后悔,像一根温柔的刺,永远提醒我:对爱你的人,别轻易说伤人的话;有些时光,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