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
五年级作文
作者:叶晚萧
福建土楼是中国福建省传统民族建筑,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被誉为“东方古城堡”,包括永定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历经明清和民国,一直延续至今,其建筑风格十分奇特,错落有致的长方形,正方形,日字形,一字形等30多种样,气势恢宏。数量最多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等。福建土楼以土为墙而建成,建造的时候比较注重实用性,外表简单朴素,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厚重的外墙下半部没有窗户,只有上半部开了几扇小窗户,从外面看,就像一个巨大的堡垒。
福建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以为傲的建筑,是福建居民的瑰宝,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民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民,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那么,福建土楼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客家人说起,客家人第三次经历迁徒始于宋朝末年,当时金兵南侵,一些,客家先民,千里迢迢从淘粤赣边区广东迁徒。漂泊为“客”的客家先民聚族而居,以抵御自然灾害,野兽和盗匪的袭击,筑起了可以用来抵御功能的坚固的土楼。此后,土楼经过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的发展,逐渐进入了成熟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土楼逐渐演变成了多功能的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地方,还有商铺,学校,祠堂等。
福建土楼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织部分。他们见证了客家人的历史和文化,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希望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他们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