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号
俾斯麦号战列舰(德语:Bismarck)是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的一艘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是俾斯麦吉战舰的首舰,也是历史上第4艘以19世纪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命名的军舰。1935年设计完成,于1936年在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动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服役,首任舰长为奥托·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满载排水量达50300吨,舰长250.5m,是当时德国最大的战舰。
俾斯麦号是当时纳粹德国海军的象征,舰船武器精良、设备完善,但他在第一次战斗任务就沉没。1941年5月19日早上,俾斯麦号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秘密离开波兰的哥丁尼亚的港口,展开莱茵行动演习,准备突破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进入大西洋以拦截并摧毁来往英国和北美洲的运输舰队,切断英国的海上补给。但随后两舰的行踪在挪威贝尔根附近海岸先后被瑞典巡洋舰和英国侦察机发现,为了拦截德舰进入大西洋,英军调解了多艘军舰进行围歼。5月24日清晨,德舰在丹麦海峡遇上了英国皇家海军,爆发了丹麦海峡海战,在短暂的交火中,俾斯麦号在开战不到10分钟就击沉了被誉为英国皇家海军骄傲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胡德号的沉没在英国引起极大的震撼,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随后下达了“击沉俾斯麦号”(Sink the Bⅰsmarck)的命令,以提高英军的士气。
丹麦海峡海战之后,俾斯麦号由于在战斗中被击中了燃油箱,因此先与欧根亲王号分开,准备返回法国的圣纳塞,但途中被尾随追击的英国皇家舰队靠无线电通信号和PBY水上飞机发现了行踪。5月26日,由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所发射的两枚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号,导致俾斯麦的尾舵被卡住,无法正视控制航行方向。5月27日早上,俾斯麦号终于被英军包围,在连续受到近两个小时的猛烈火炮下,俾斯麦的上层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但依旧在航行。最终在它的船员舰抵达法国无望后便自行凿沉,俾斯麦号最终沉没在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