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一故宫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比如: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历时14年建成。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黄后居住的正宫。故宫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故宫的正门就是午门。 走进午门,进入眼帘的是精巧的汉白玉拱桥,桥下是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形似玉带,漂亮极了。 过了太和门,站在广场上,抬头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眼前,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这就是太和殿。太和殿内六根沥粉贴金的蟠龙大柱围绕着一座高约两米的楠木平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气势磅礴。 走出太和殿,绕过中和殿和保和殿,就是乾清宫。这里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的重要场所。 从乾清宫出来,绕过交泰殿和坤宁宫,就是御花园。
在你欣赏故宫的辉煌时,也不要忘了故宫的建造过程。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准备建造用了11年之久,建造中用的楠木,光找寻就死了好多人。古人说:"入山1000,出山500",意思就是你入山去寻找楠木时有1000人之多,出山之后,只剩了500人,足以突出找寻楠木的艰辛。史书记载,在运输保和殿后的丹陛石时,由于重量太重,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运输,人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在运输的沿途每隔一段就挖一口井,把井里的水铺在道路上,等冬天结冰时再进行运送,运时花了整整二十八天。建造故宫的砖块都是由苏州专门烧制而成的砖——金砖,这些精挑细选的建筑材料经过古人的巧手,建成了鬼斧神工的故宫!
北京的故宫,是中国的自豪,作为中国人,我为伟大的祖国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殿堂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