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的天青

初二作文 作者:瓶邪天下第一

天青色陶笛,静静地躺在书桌上,让我思绪万千。窗外连绵的雨下着,云边透出一抹澄澈的天青。我又想起那个一袭素衣的老者,与他坚定传承的瓷器。

我曾至江南游玩,于古巷穿梭时,发现一处院落,踏入,内里的瓷架旁坐着一位老者,他目光炯炯,专注于手中的工作,我搬来木凳,蜷身坐在一旁静静地凝视。只见他牵引,伸拉,一双粗糙的手在略具雏形的泥坯上游走,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于坯身内外,只一推一拢,便砌出优美流畅的线条。接着,换手执刀,锋若游龙,蜿蜒千转,刀刃所及处泥屑纷纷,坯身瞬时变得平整光亮。三两下,一个素坯便自他手下而生。

我被这精妙的技艺所折服,开口问道:“师傅,您能教我制瓷吗?”老人笑了笑,开口说道:“制瓷不是一日两日便可学成的,它需要三年五载的练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有的人啊,甚至一辈子投身于此……”我的视线撞上他清澈的双眸,他眼似秋水,盈满了无数个春秋里看过的檐下雨。抑或枝上霜。

“我跟你介绍一下制瓷的过程吧。”他轻轻招手,示意我过去。“你看这架上的成瓷,釉面都是龙泉冰裂纹。”我望着那丝缕细纹,似早春时将裂未裂、欲碎未碎的细冰,颜色虽淡,可那一抹天青却深映眼底,只一眼,便再难抹去。“形成这种裂纹,需在暗不见天日的窑里烘烤,需经上千度的火练,更需淬火的雕琢方可变得如此清新。“语毕,我伫立沉思良久。

瓷面上的冰裂,是高温与闷热在它身上镌刻下的痛苦裂纹,却也是它最惊艳、最华丽的底色。它于窑中带着破碎面世,正如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中华儿女,曾于烈火中涅槃重生。

“师傅,我认为‘龙泉冰裂纹”这名字太过柔弱,若是我,将叫它——坚韧的天青。”老人眼角漾出笑意,转身从角落中捧出一个极小的天青色陶笛,“这个,送给你。”

归途,适时的微雨为江南西季不变的山水染上一层更为盎然的青黛,我将那支陶笛小心捧在手心,明白了老人的坚守:他以自己的双手为媒,与世界共享文化繁荣。

返回列表

上一篇:初识与告别

下一篇:致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