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掐丝珐琅”杯垫

六年级作文 作者:用户830107

美术课上,徐老师宣布:“今天我们来体验‘掐丝珐琅’!”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我心里直发怵,这名字听起来好难啊!老师解释说:“‘掐丝’就是把细细的铜丝拗成想要的图案,粘在底板上;‘珐琅’呢,就是把彩色的釉料填进丝线围成的小格子里,烧制后就变得又亮又结实了。”我一下子想起来,妈妈梳妆台上好像就有这样亮闪闪的首饰,原来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啊!真神奇!

老师给每人发了一个材料包。我打开一看,里面有铜丝、小镊子、胶水、各种颜色的釉料粉末、小刷子和一个小圆盘——原来是要做杯垫!我既兴奋又有点紧张,这看起来可不简单。

开始动手了!第一步是“掐丝”。我用小镊子夹起细细的金色铜丝,小心翼翼地在圆盘底板上弯出花瓣和叶子的形状。铜丝软软的,却很有韧性,弯折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然很容易变形。好不容易把整个图案的框架粘牢固了,看着金色的线条在盘子上闪闪发光,我心里美滋滋的。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也最难的“上釉”了。老师叮嘱我们:“釉料粉末要一点点加水调,水多了釉料就‘跑’了!”可我太心急了,想快点看到颜色,一下子加多了水去调蓝色的釉料。结果糟糕了!用刷子蘸了釉料往花瓣形状里填时,釉料变得稀稀拉拉的,根本挂不住,还聚在一起冒起了小泡泡,颜色也深浅不一,难看极了!我一下子慌了神,赶紧停下来。老师走过来看了看,轻声说:“水加多了,釉料就‘跑’了。倒掉一点,再加点干粉调匀试试。”我赶紧照做,倒掉一些水,又加了些干釉粉进去,用小棍子使劲搅啊搅。这次调好的釉料像浓稠的奶油,用小刮刀一点点刮进花瓣形状里,它终于乖乖地待在里面了,不再乱跑冒泡了!我松了口气。

填好所有颜色,等它干透。老师收走了大家的作品去烧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烧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几天后,杯垫终于发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捧在手里:天哪!原来暗淡的釉料经过火的洗礼,变得像宝石一样晶莹透亮!金色的铜丝牢牢地嵌在中间,把蓝蓝的花瓣、绿绿的叶子分隔得清清楚楚。杯垫摸起来光滑又结实,闪着温润的光泽。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光细细看,那些小格子里的颜色均匀又饱满,真是越看越喜欢!

我把它放在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每次看到这个亲手做的、亮晶晶的掐丝珐琅杯垫,就会想起调釉料时手忙脚乱的样子,想起老师那句“水多了釉料就会‘跑’”。这个小杯垫不仅漂亮,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再美的东西,也要有耐心,一步步来,才能做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