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
甲午海战没有眼泪,真男人永不后退。
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拥有“定远”“镇远”两艘7000吨级铁甲舰,总吨位号称亚洲第一。但此后七年,未添一舰一炮,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连炮弹都多有哑弹、沙土弹。
而当时日本明治政府以“卧薪尝胆”之名从天皇的内帑nú到民间捐款每年投入财政收入的30%建设海军至1894年,日军以装备97门速射炮。当时日军战舰的大炮射速6倍于清,航速碾压的决对优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清军应邀出兵。
日本却以保护侨民为由,增兵汉城,蓄意挑起战端,7月25日,封岛海战,日舰不宣而战,击沉运兵船“高升号”1200名清军战士葬身鱼腹。
9月17日,12时20分12艘北洋水师战舰,与12艘日舰在黄海展开生死对决,丁汝昌下令排成燕型阵迎敌,试图以铁甲舰正面冲击,但各舰航速不一,阵型迅速散乱,开战30分钟,定远主桅中弹(存疑),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无法继续指挥,从此时起,北洋水师各舰,除能随定远共近退之外,以经失去了指挥。日军则以“吉野”等四艘快速巡洋舰为先锋,对清军右翼弱舰实施游击战术,“超勇舰”率先被击沉“杨威”重伤驶离,战场搁浅。危急关头,致远舰舰长邓世昌冷静观察着战场局势他分析认为日本全仗着吉野舰。“击沉它,我北洋水师即可获胜。”于是,致远舰在弹药耗尽后,船长邓世昌毅然下令,撞向日军“吉野号”。在这两千多米的决死冲锋中,“致远舰”承受着日本舰队,一百多们速射炮的轰击,导致发生爆炸,最终带着未酬壮志,沉入黄海。全舰252名官兵仅7人生还,此后“经远舰”舰长李永生,率舰孤军奋战,直至舰体断裂沉没,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800人,日本仅5艘军舰受重创,死伤239人,清军从保船制敌,改为避战保船。
(无违规,无灌水,小学生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