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远去

初三作文 作者:墨染流年

老房子拆迁那天,我在阁楼角落翻出一个铁皮饼干盒。掀开盖子时,几粒玻璃弹珠滚落出来,在夕阳里折射出细碎的光斑——那是小学三年级和同桌小林比赛赢来的"冠军弹珠",蓝色釉面还留着当年用砂纸打磨出的独特纹路。我蹲在地上一枚枚拾起,忽然惊觉,原来童年的碎片从未真正消失,它们只是被岁月收进某个隐秘的抽屉,等待我们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重新打开。

童年的消逝往往始于某个具象的瞬间。可能是第一次发现妈妈藏在衣柜里的巧克力少了半块,却假装没看见她藏在围裙口袋里的购物小票;可能是站在小学毕业照拍摄点,看着身边嬉笑打闹的伙伴,突然意识到明年这个时候,大家会散落在不同的中学教室;也可能是某个夏夜,曾经能数清每一颗星星的夜空,渐渐被城市霓虹模糊了轮廓。就像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的:"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眼睛。"当我们开始用审视而非依赖的目光打量世界,童年的滤镜便悄然褪色。

但告别从不是断裂,而是生命的螺旋上升。记得初中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去外省参加竞赛,站台上母亲往我书包里塞了包炒瓜子——和小时候春游时一模一样的包装。列车启动时,我望着站台越来越小的身影,突然明白:所谓成长,不过是把曾经需要别人递到手中的糖果,变成自己主动去摘取的果实。就像宫崎骏动画里总会出现的意象:龙猫送给孩子们的伞,最终会成为他们独自穿越雨季的依靠;千寻在异世界获得的勇气,终将带她回到现实世界继续勇敢生活。童年的馈赠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滋养着我们。

站在成年的门槛回望,那些被我们视作"幼稚"的瞬间,恰恰是生命最珍贵的底色。小时候蹲在墙根观察蚂蚁搬家可以耗掉整个下午,如今在实验室记录数据同样需要这样的专注;曾经为了一朵野花的绽放欢呼雀跃,现在面对科研突破时的悸动何其相似;就连当年和小伙伴争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天真辩论,不正是如今学术研讨会上思想碰撞的雏形吗?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言:"你要接受自己的不确定,试着去爱这些未知的事物,就像爱这不断变化的童年。"

铁皮盒里最后一样东西是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用歪扭的铅笔字写着:"等我长大了,要给小林买一整盒彩虹弹珠。"如今的小林已经是外科医生,去年同学聚会时,他指着诊室里摆着的玻璃罐说:"这里面装着手术时取出的特殊结石,每个都像极了我们当年的弹珠。"我们相视而笑,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那个依然会为星空驻足、为花开惊喜的孩子。

童年终将远去,但童心永不褪色。它不是躲在记忆角落里的旧玩具,而是融入血脉的赤子之心——是对世界永不停息的好奇,是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有的乐观,是在纷繁世事中始终坚守的纯粹。当我们学会在现实的土壤里播种童年的梦想,在成长的年轮中保留初心的温度,那些散落的玻璃弹珠终将在时光的长河里熠熠生辉,提醒我们:真正的成熟,是永远为世界保留一份孩子般的惊奇与热爱。

返回列表

上一篇:我仰望星空

下一篇: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