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城迷影
第一章 雾港的清晨(案发)
雾城的清晨,总是笼着一层湿冷的海雾。港口的渔船还没出航,街灯在雾中晕成一团团橙色的光。林知远推开侦探社的窗子,嗅到空气中那股熟悉的咸味。
电话铃突兀地响起。
“知远,是我,顾怀安。城南海景别墅区,命案。”
“谁?”
“周启年。”
林知远的手指顿了顿。这个名字在雾城几乎无人不晓——古董商人,家财万贯,却有传言说他早年靠走私发家。
赶到现场时,警戒线内,书房门紧闭。破门而入后,映入眼帘的是倒在书桌前的周启年,胸口插着一把古董短刀,鲜血浸透白衬衫。
房间门窗从内反锁,没有任何外力进入的痕迹。唯一的异常是死者右手紧握着一枚旧怀表,指针停在3点17分,表面有划痕和血迹。键盘上,R、E、D三个字母键沾着血。
林知远眯起眼,低声说:“这是死前留言。”
第二章 密室之谜
法医确认死亡时间在凌晨3点左右,与怀表时间吻合。门窗锁扣完好,钥匙在死者抽屉里找到。
“看起来像自杀。”一名年轻警员小声嘀咕。
“自杀不会用力握紧怀表,更不会特意在键盘上按出三个字母。”林知远反驳。
他仔细检查短刀,发现刀柄有被擦拭过的痕迹,但刀身血迹中夹着一丝蓝色纤维。地毯边缘有细微刮痕,似乎有重物被拖动过。
“有人布置了密室。”林知远断言。
第三章 怀表的秘密
怀表背面刻着“1995”字样和缩写“J.H.”。顾怀安翻出档案,发现周启年曾在1995年卷入一桩走私案,但案件后来不了了之。
“J.H.可能是‘江浩’,当年的嫌疑人之一。”顾怀安说。
“江浩还活着吗?”
“三年前死于车祸。”
林知远陷入沉思。怀表为何出现在案发现场?如果江浩已死,那这枚怀表又是谁带来的?
第四章 嫌疑人登场
何梅,死者妻子,神情悲伤却过于镇定。她承认与丈夫关系紧张,但否认有杀人动机。
白屿,死者助理,案发当晚在公司加班,有监控为证。但他的眼神闪烁,似乎在隐瞒什么。
苏瑾调查发现,周启年最近频繁与一名神秘女子接触。女子身份不明,只知道外号“Red”。
“RED……键盘上的那三个字母。”林知远喃喃道。
第五章 旧事重提
林知远拜访了当年负责走私案的老刑警。对方透露,当年的证据指向周启年和江浩,但因关键证人失踪,案件被迫结案。那名证人正是江浩的妹妹江雪。
“她后来怎么样了?”林知远问。
“没人知道。有人说她出国了,有人说她死了。”
林知远心中一动——江雪,会不会就是“Red”?
第六章 失踪的信件
在周启年的保险柜里,林知远发现一封未寄出的信,收信人是“R”。信中提到“那件事”即将曝光,“你该得到的,我会还给你”。
信封背面有一枚模糊的唇印,口红颜色为鲜红色。
“看来‘Red’确实存在,而且与周启年有秘密交易。”苏瑾推测。
第七章 夜访旧宅
林知远夜访江浩的旧宅,在地下室发现一个上锁的木箱。箱中是走私案的证据照片和一封信——江雪写给哥哥的诀别信,日期正是案发前一周。
信中提到她要为父亲报仇,揭露周启年的真面目。落款是“R.江”。
林知远意识到,“Red”很可能就是江雪。
第八章 雾中的跟踪者
跟踪何梅时,林知远发现她与一名红衣女子会面。女子正是江雪。两人似乎在争吵,随后不欢而散。
当晚,江雪的公寓被人闯入,但没有丢失任何物品。林知远怀疑有人在寻找什么。
第九章 真相的裂缝
林知远重新审视案发现场,注意到书架上的一排书有细微移动痕迹。移开后,发现一个暗格,里面是一本账本——记录着周启年的非法交易。
账本最后一页写着:“3:17,老地方见。”
“怀表时间不是死亡时间,而是会面时间。”林知远恍然大悟。
第十章 三十年前的血案
江雪承认自己就是“Red”,她与周启年约定凌晨3点17分在书房会面,目的是获取账本揭露真相。但她到达时,周启年已死。
“那你为什么不报警?”林知远问。
“因为我知道,没人会相信我。”
调查显示,周启年在会面前十分钟被人杀害。凶手伪造了密室,嫁祸江雪。
第十一章 最后的对峙
林知远设局引出真凶。白屿终于露出破绽——他是周启年的私生子,也是当年走私案受害者的儿子。他发现自己的亲生父亲正是害死母亲的人,于是策划了复仇。
“你为什么要嫁祸江雪?”
“因为她也想杀他。让她替我顶罪,不是很公平吗?”
第十二章 雾散见光
白屿被捕,江雪洗清嫌疑。账本被交给警方,周启年的非法交易网络被彻底摧毁。
雾城的海雾渐渐散去,阳光照在港口上。林知远站在侦探社窗前,看着海面上的船只,若有所思。
“有些真相,就像这海雾,迟早会散去。”他轻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