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初一作文 作者:奉策等卿

挫折是人生难免会遇到的事,它会带给我们失落,迷茫与无措。当人在人生的路上被疾风吹得无能为力时,常常会放弃曾经的志向,但有些人,却会重新站起,即使再次出现在起跑线上。当疾风三番五次地向人们吹来,有人砥砺前行,也有人半途而废。但那些砥砺前行的人,终会得到属于他最好的答案。所以,当疾风起时,不要放弃,因为灯塔就在前方。

苏轼——一位乐观豁达的诗人。青年的他,参加了科举考试,拿到了在茫茫人海中实为状元的成绩。但当时的改卷人认为苏轼的卷子是他学生的,怕别人觉得给自己学生改状元是偏心,便把苏轼的卷改成第二名了。仅仅年少的苏轼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前程,在他眼里,前程永远是光明的。等他当了官,却因为一些品行不良的贪官所记恨在心。这些贪官经常性的挑苏轼诗词中的问题,尽管并无此意。于是,苏轼很快被贬到黄州,却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后来,他的妻子也随他一起被贬道惠州,在惠州这个地方,她的第二个妻子离世。苏轼很伤心,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等名句。但这从没有使他放弃他的理想与信念,尽管它遥不可及。没有食物时发明出了“羊锁骨”,“东坡肉”等美食,可以说,他即是诗人又是美食家。后来,他又被贬儋州(今海南一带),他却说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在面对困难中乐观豁达的态度虽然没有得到官府的肯定,但他得到的是自己的乐趣。他写了永垂不朽的诗篇,发明了人们从未发现的美食,这就是他的成就,就是他人生路上的收获,是属于他最好的答案。可以说,若是没有贬,就没有那么多千古名句;若是没有贬,就没有那么多色味俱全的美食。他在人生中历经无数次的疾风,却从未放弃,他用他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人生的独特风景。

潘展乐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他小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带她去了游泳馆,教练说他是个好苗子,还夸他在水中像鱼一样的穿梭。因此,潘展乐对此有了信心,一日复一日地练习,他曾说过“我好像生来就是游泳的”的话。后来,经过他艰苦地练习,终于比赛的机会到了。起初,潘展乐对此充满信心,他在水中迅速穿梭,却还是没有追上对手,获得胜利。这次失败像是一场风卷残云的疾风,吹得潘展乐心灰意冷。可他没有放弃,潘展乐表示,这次失败是积累经验的好时机。于是,潘展乐认真分析自身的不足,找出原因,刻苦练习。机会如期而至,潘展乐登上了奥运会的舞台。他拼尽全力,努力奋斗,最终拿到了冠军。当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回荡在耳旁,这是他的付出所带来的属于他的最好答案。潘展乐,创造了世界的奇迹,不仅成就了个人,更成就了国家。他在获奖后表示这只是个开始,他以后还要继续为祖国做出贡献。潘展乐在疾风骤起的时刻,在人生低谷时,他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分析失败原因,再继续走下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他的行动证明了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坚持与毅力。

孙权孙仲谋,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主公。他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紫色胡须与眼睛。在他的一生中,纵有疾风起,但他从未言弃。在他很小时,他的父亲孙坚离世,于是他的哥哥孙策征战四方,打下江东;在他还未成年时,孙策离世,他不得不继承a他哥哥与父亲的事业。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到“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嘱咐。孙权责任重大,他在事业上有着不凡的成就,但背后是次的失败。在他与曹操大战濡须口时,曹军势力重大,如乌云般从山头涌下来。孙权在东吴的船上十分害怕,却又有着无尽的决心,他决心攻曹。尽管他身后的大将周泰反复提醒他“主公,万万不可亲自去冒险啊”可孙权已经下定决心,策马直奔曹军。他的剑如同划破了天空,有了铿锵的回响。东吴士兵们也有了勇气。尽管后来并未获胜,反而还损失了几名大将,但这也为孙权后来的战争获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争霸四方,管理得当,深得民心,创造了辉煌的一生。他父亲与哥哥的离世,战场上的失败,宛如疾风忽起,吹得他不知如何是好。但他又在一次次的疾风中站了起来,下定决心,从不言弃,也许,这就是属于他最好的答案吧。他找到了人生中的灯塔,然后谋划、行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困难与挫折。它们如同阵阵疾风,吹散了我们的心。有可能是考试的落榜,也有可能是比赛后的失落或是事业上的失败。但聪明的人毫不退步,而是总结经验,可想不通的人却不敢面对,最后失败告终。当疾风再次吹起,是你砥砺而行,还是你让步退后呢?——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返回列表

上一篇:悄悄更新

下一篇:难忘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