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月照古今城

五年级作文 作者:萌猫卖萌白

倘若将中国地图对折,合肥恰好处在南北交汇的十字路口。北方粗犷的风沙到此变得温柔,南方缠绵的烟雨至此添了爽朗。这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城,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在江淮分水岭上静静端坐,左手挽着淮河的雄浑,右手牵着长江的灵秀,自成一番天地。

江淮之水润名城

合肥的美,首先美在水。巢湖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城东,八百里烟波浩渺,四季景致各异。春日,湖岸柳浪闻莺,油菜花开成金色的海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正是此刻写照。夏日荷香十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让人流连。秋夜渔火点点,明月清辉洒在如镜的湖面,让人想起“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境。冬雪降临,银装素裹的湖岸别有一番风致。

穿城而过的南淝河,则是合肥的血脉。它不像长江奔腾汹涌,也不似山涧溪流急促,只是缓缓流淌,如同岁月的使者。清晨,河面升起薄薄水雾,两岸高楼若隐若现,恍若仙境。黄昏时分,夕阳将河水染成金红色,归巢的鸟儿掠过水面,留下串串涟漪。老人们常在河边垂钓,一坐就是半天——他们钓的不是鱼,是闲适,是时光。

山水相映成趣

山虽不高,却为这座城市增添了骨相。大蜀山如一位忠实的卫士守望城西,春日杜鹃烂漫,夏日绿荫如盖,秋日枫红似火,冬日雪景如画。登临山顶,可俯瞰全城风貌:高楼林立间点缀着片片绿洲,纵横交错的马路如彩带飘舞。紫蓬山则以幽深取胜,古木参天,梵音袅袅,是闹市中难得的清静之地。

最妙的是山水相依的景致。雨后初晴时,山间云雾缭绕,湖水烟波朦胧,山水相接处宛如一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此时若泛舟巢湖,远眺群山,便会真正理解“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妙处。

历史长河育英才

合肥的历史可追溯至秦代,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三国时期,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传颂。教弩台上,似乎还能听到曹操练兵时弓弦的震响;回龙桥边,仿佛还能看见古代商旅往来的繁忙景象。

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北宋名臣包拯以其清正廉明名垂青史,包公祠内那眼廉泉,至今清冽如初,映照着天地正气。晚清重臣李鸿章,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力图自强,留下多少令人深思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如同不灭的灯火,照亮着后来者的道路。

现代风貌展新姿

如今的合肥,既保留着古城的韵味,又焕发着现代都市的活力。天鹅湖畔,高楼大厦勾勒出优美的天际线;科学岛上,科研人员正在探索世界的奥秘。这座“科教之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追梦人。

老城区里,明教寺的钟声依旧准时响起,城隍庙市场人声鼎沸,各种小吃香味四溢。新城区内,现代化剧院上演着精彩剧目,图书馆里坐满了渴求知识的读者。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就像一首和谐的二重奏。

文化底蕴醉人心

合肥的文化,藏在寻常巷陌里,藏在市井烟火中。清晨,罍街早点摊上升起袅袅炊烟,一碗撒汤、几根油条,便是老合肥最地道的味道。黄昏时分,三河镇的青石板路上回荡着晚归的脚步声,夕阳将白墙黛瓦染成暖金色。

这里的地方戏庐剧,唱腔朴实,情感真挚,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每年的元宵灯会,各种花灯争奇斗艳,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古老年代。

四季流转皆是画

合肥的四季,各有其独特的美。春天,植物园内百花争艳,樱花如雪,玉兰似杯,海棠若霞。夏天,逍遥津公园绿荫蔽日,荷香四溢,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科大校园银杏大道一片金黄,秋风拂过,落叶如蝶。冬天,一场雪后,整个城市银装素裹,恍若琼楼玉宇。

这四季的更替,如同生命的轮回,让这座城市永远充满生机与诗意。无论何时造访,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站在天鹅湖畔远眺,现代霓虹与古典灯火交相辉映,倒映在水中,如梦似幻。这时你会明白,合肥的美,不仅美在山水,美在建筑,更美在那种承古开新的气度,美在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就像一轮永远充满希望的朝阳,在江淮大地上冉冉升起。它用包容的胸怀迎接每一个黎明,用奋进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庐州月依旧明亮,照着过往,也照着未来;江淮水依然奔流,带着梦想,奔向远方。

返回列表

上一篇:《第七天》读后感

下一篇: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