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一副山水古意的史诗

五年级作文 作者:萌猫卖萌白

信江的水是蘸饱了墨的,流过这片土地时,便在天地间写下绵长的诗行。葛仙山的雾是未干的墨,在峰峦间洇成深浅不一的留白;鄱阳湖的浪是押了韵的,年复一年吟唱着渔舟与落霞的交响。上饶,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文墨的沉香,仿佛一开口,便能唤出半部江右文明史。

这里的山水自带平仄。三清宫的晨钟暮鼓,是格律诗严谨的起承转合;龟峰的丹霞赤壁,是散曲里跳脱的俳句。当辛弃疾在带湖新居“醉里挑灯看剑”,他挥毫泼洒的是铁板铜琶的豪放;当朱熹在鹅湖书院论辩“尊德性而道问学”,他勾勒的是理学精微的工笔。这片土地惯于收藏文人墨客的叹息与咏叹,将漂泊的灵魂安顿在它的青崖白鹿间。

信江畔的茶山总是先于节气知晓春讯。谷雨前,采茶女的指尖在云雾里翻飞,摘下的每片嫩芽都裹着陆羽《茶经》的残句。沸水冲下,婺源绿茶在瓷杯里舒展成一首首清新的绝句,茶烟升起处,依稀能看见颜真卿、陆羽在此品茗论道的剪影。这滋味,是谢灵运山水诗里逸出的半缕清芬。

古戏台上的饶河调,一开口便是千年的回响。那唱腔里揉着鄱阳湖的浪涌,混着武夷山的松涛,每一个拖腔都像把时光拉回了某个泛黄的朝代。弋阳腔的锣鼓一响,高亢的旋律便如龙虎山的悬棺般凌空而起,在崖壁间碰撞出属于农耕文明最质朴的生命力。

最动人的还是那些散落乡野的宗祠与牌坊。汪口村的俞氏宗祠,梁柱上的每一刀雕刻都在述说“忠孝传家”的古训;婺源民居的马头墙,层叠起伏如凝固的波浪,托举着耕读传家的朴素理想。在这里,每道石板路的缝隙都生长着故事,每座廊桥的风雨廊都收藏着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