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最伟大的人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1867年6月4日~1951年1月27日,芬兰总统,军人,唯一的芬兰元帅,于芬兰内战担任芬兰白军领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担任芬兰国防军总司令,指挥芬军与苏联作战,芬兰历史最高军衔者。
曼纳海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发动了“继续战争”,领导芬兰军队收复曾经被苏联攻占的土地,当时美国和英国在某种程度上允许芬兰收复失地,但也警告曼娜海姆不许继续直逼苏联列宁格勒。
在1991年,曼纳海姆在芬兰电视台选举“最伟大的一百名芬兰人”中位列第一,第二名便是芬兰在二战中的前任总统吕蒂。在面对苏联和德国这两大国家的威胁下,曼娜海姆不得已和德国合作,不仅仅是因为德国对芬兰的领土并不感兴趣,更是因为芬兰急需一个能够在欧洲依靠的强大国家来抵御苏联的钢铁洪流。在刚开始和德国合作时,芬兰人小心谨慎,并不和德国进行大量的军事交易,只是为了能够保卫祖国,但逐渐的,芬兰人开始渴望收复失地,于是便利用德国的援助收复失地。
1943年,在德军必败的结局下,芬兰人开始意识到不能和德国合作了,虽然他们之前的行为是收复失地,但和纳粹合作足以让芬兰臭名昭著和受到国际冷漠,于是芬兰想要退出战争,并且此时苏联领导人也有心和谈,于是便提出和谈的要求,但苏联的要求太过苛刻,例如:向苏联赔款六亿美元、立即驱除驻芬兰德军…,在这种情况下,芬兰并不能接受。
时间来到1944年,芬兰遭到了苏军的进攻,10天的时间里,他们便攻占了芬兰刚收回的故土的10%,此时德国兵败如山倒,德国元首疯狂的想要拉上芬兰一起加入战争罪人这个战车,告诉芬兰,如果芬兰愿意继续战争,可以提供芬兰及其需要的大量“铁拳”等反坦克炮,并借给芬兰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步兵师以及一个航空大队,芬兰人并不傻,谁要是签了这个条约便会身败名裂,但如果不签,50%的粮食基本不会由德国来提供了,签了,那就是公开身败名裂,在这种艰难选择下,芬兰总统吕蒂决定牺牲自己换取保家卫国,签下了这份条约。芬兰军队也利用德军的武器战胜了苏军,成功换取了有条件的和谈。
在曼纳海姆去世后,总统为他举行国葬,数10万人围观。他的遗骨被安放在芬兰首都。曼娜海姆虽然没有让芬兰人富裕,但在二战这个年代,他却保卫了人民的选择权利,他相信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是他在三次苏联对芬兰进攻的战场中抵御苏军,虽然战败,但成功捍卫了芬兰人民的选择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