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竹筛
在老家的储物间角落,静静躺着一只竹筛,那是奶奶用了大半辈子的物件。它宛如一位沉默的老友,带着岁月的温度和生活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守望。
初次打量这只竹筛,它那质朴的模样便映入眼帘。竹筛整体呈圆形,直径约莫有一米,大小恰到好处,既方便拿取又有着足够的容量。它的框架由粗细均匀的竹条弯曲而成,竹条的颜色是那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棕黄色,泛着柔和而温暖的光泽,仿佛被阳光亲吻过无数次。每一根竹条都打磨得光滑圆润,没有一丝毛刺,这得归功于奶奶多年来的悉心呵护。
竹筛的筛面是用细密的竹篾编织而成,编织的手法极为精巧。竹篾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个规则而又紧密的小方格,就像一张细密的网,既能漏下细小的杂质,又能稳稳地托住筛选的物品。用手轻轻触摸筛面,能感受到竹篾那细腻而又坚韧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奶奶编织时的专注与用心。筛面的边缘,用更粗一些的竹篾进行了加固,使得竹筛更加结实耐用。
小时候,竹筛是我生活中最有趣的玩具之一。每到丰收的季节,奶奶总会把新收的稻谷、玉米等谷物倒在竹筛里进行筛选。我总爱凑到奶奶身边,学着她的样子,双手握住竹筛的边缘,轻轻地晃动起来。随着竹筛的晃动,谷物在筛面上欢快地跳跃着,细小的沙石和杂质透过筛孔纷纷落下,而饱满的谷物则留在筛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一首欢快的丰收之歌。我晃动得越起劲,那“沙沙”声就越响亮,仿佛在为我加油助威。奶奶看着我兴奋的样子,脸上总是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还不时地提醒我:“慢点儿,别把谷物晃出去啦。”
竹筛也是奶奶厨房里的好帮手。过年的时候,奶奶会用它来筛选做年糕用的糯米粉。她把糯米粉倒在竹筛里,一边轻轻晃动,一边用双手细细地揉搓,让糯米粉变得更加细腻均匀。经过竹筛筛选后的糯米粉,做出来的年糕口感格外软糯香甜。除了筛选面粉,奶奶还会用竹筛来晾晒各种干货。她把切好的萝卜条、红薯片均匀地铺在竹筛上,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阳光透过竹筛的筛孔,洒在干货上,仿佛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没过几天,那些干货就变得干爽酥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奶奶的年纪越来越大,手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灵活。那只曾经日夜忙碌的竹筛,也渐渐被搁置在了储物间的角落。它不再发出“沙沙”的筛选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寂静。但每当我看到这只竹筛,那些与奶奶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就会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一一浮现。
如今,奶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那只竹筛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是我与奶奶之间情感的纽带,承载着我对奶奶深深的思念。每当我回到老家,看到这只竹筛,就仿佛看到了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听到了她那温暖的话语。
奶奶的竹筛,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农具,但它却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回忆。它是生活的见证者,是亲情的传承者,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