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懂了老师的辛苦
六年级作文
作者:千古将神
翻开二年级的新课本,第一页空白处有一行淡淡的铅笔字:“明先法中有一种最琐碎常数的第一笔”。这行没头没尾的笔记,像一扇紧闭的门,让我困惑了整整四年。
直到那个黄昏,我才找到钥匙。
那天放学后折返取练习册,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我看见王老师伏案小憩。夕阳斜照,她鬓边的白发格外刺眼,眼下挂着深深的黑眼圈。正欲悄悄退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拽住我的衣角:“嘘——妈妈刚睡着。”她踮起脚尖,从抽屉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笔记:“哥哥,妈妈昨晚又写到好晚。”
我接过笔记随手翻开,瞳孔骤然收缩——那行困扰我四年的密码,赫然出现在泛黄的纸页上。下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明’字先写日还是月?孩子们常错。经查《说文解字》,‘明’从月从囧,取月照窗棂之意,故先写‘月’。但教学宜从简,告之‘日’在左先写左即可。切记:知识的严谨与传授的智慧需分开。”
原来,那行天书是老师备课时的思考碎片。我继续翻看:“‘休’字像人靠树,可编故事记忆”“‘雨’字四点方向要像真雨滴”……每一页都写满了这样的细节,有些地方还有反复涂改的痕迹。最后一页的日期,竟是今天凌晨两点。
小女孩轻声说:“妈妈常说,要把最甜的水给你们,就得先替你们尝遍每一口井。”
那一刻,我手中的笔记重若千钧。那些我以为浑然天成的课堂,那些举重若轻的讲解,都浸泡在这样的深夜里。老师把知识的苦根深深埋进无人看见的土壤,只把最甘美的果实捧给我们。
如今,那行铅笔字依然留在课本上,我却再也擦不掉了。它像一弯月牙,照亮了那些伏案的深夜,让我懂得:这世间最深的辛苦,是化作清泉的冰山,是酿成蜜糖的百花,是让后来者只见坦途的默默耕耘。
我读懂了老师的辛苦——那不是疲惫的印记,而是用青春熬制的墨,一笔一画,为我们书写通往光明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