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铸魂:在黑暗中坚守光明的力量

初二作文 作者:昙花似锦

当重庆解放的礼炮声响彻云霄,渣滓洞与白公馆的铁窗后,那些曾为光明奋斗的灵魂,却永远定格在了黎明之前。罗广斌、杨益言笔下的《红岩》,不仅是一部革命史诗,更是一曲信仰的赞歌。它让我们看见,在最黑暗的时刻,总有一些人用生命点燃火种,用坚守铸就不朽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江姐江竹筠被捕后,敌人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妄图逼她吐露情报。剧痛之下,她却坚定地说:“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种钢铁般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信仰淬炼的结果。许云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昂首挺胸,在地牢中用双手挖掘通道,为同志们开辟生路,自己却选择留在最后,坦然迎接死亡。他们用血肉之躯证明,真正的共产党员,绝不会在敌人的屠刀下低头。

红岩精神也是“贫贱不能移”的坚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投身革命事业。被捕后,敌人以高官厚禄诱惑他,他却不为所动,坚定地与难友们站在一起。在渣滓洞的牢房里,他与其他革命者一起,用草纸写字,用铁镣奏乐,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着乐观与希望。还有“小萝卜头”宋振中,他在狱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却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狱中交通员”的责任,为党组织传递情报。这些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在信仰的指引下,选择了一条最艰难却最光荣的道路。

红岩精神更是“团结一心”的力量。在狱中,革命者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春节时,他们共同唱响《国际歌》,用歌声驱散恐惧;江姐绣红旗时,难友们纷纷伸出援手,将对新中国的渴望缝进每一针每一线。华子良装疯卖傻十几年,默默为党组织传递消息,他的隐忍与坚持,离不开同志们的信任与支持。正是这种团结一心的力量,让他们在绝境中始终保持着战斗力,让敌人的阴谋一次次落空。

如今,时代变了,但红岩精神从未过时。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干部扎根基层,为了群众的幸福生活不辞辛劳;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在科研领域,科学家们刻苦钻研,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他们都是红岩精神的传承者,用行动诠释着忠诚、坚韧与奉献。

站在歌乐山下,仰望那些为光明献身的烈士,我们心中充满敬意。红岩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红岩烈士为榜样,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在工作中敢于担当,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华章。

红岩不朽,精神长存。那些在黑暗中坚守光明的灵魂,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指引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前进,永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