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36
九月的校园梧桐又开始落叶,陈曦和林薇拖着行李箱站在宿舍楼前,看着彼此胸前从"新生"变成"大二"的校园卡,忍不住相视而笑。
"你的寝室在503,"陈曦看着手机上的分房通知,"我在隔壁栋611,直线距离287米,步行需要..."
林薇笑着捂住他的嘴:"这次可不能再找借口说迷路来找我了。"
但搬运行李时,陈曦还是"恰好"多跑了三趟。最后一遍他抱着个纸箱,耳朵微红:"实验室淘汰的烧杯,给你当笔筒。"
林薇打开箱子,发现每个烧杯都贴了标签:"早餐专用""咖啡限量杯""紧急糖果储备"。最底下压着张电路图——是改装后的台灯,备注写着:"学习勿超23点"。
选课系统开放那天,两人在机房"偶遇"。
"好巧,"陈曦状似无意地坐下,"你也来选《量子化学》?"
林薇看着他屏幕上一模一样的课表,忍住笑:"那《艺术鉴赏》呢?"
"培养审美对科研很重要。"他一本正经,却藏不住选课记录里特意空出的同时间段。
最甜蜜的是体育课。当陈曦发现林薇选了击剑时,立刻退掉擅长的篮球,抱着护具出现在击剑馆。
"根据运动力学,"他帮林薇调整面罩,"你的身高适合用佩剑。"
教练后来偷偷告诉林薇:陈曦提前两周就来练习,还整理了《击剑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大二最大的变化是拥有了实验室钥匙。第一次以正式成员身份走进时,陈曦在门口站了很久。
"感觉不一样了。"他轻触门禁系统,"现在这里是我们的主场。"
他们被分到靠窗的工作台。陈曦默默调整了桌椅高度,第二天林薇发现抽屉里多了护颈枕和眼药水。
"数据显示,"他递过实验服,"大二生颈椎病发病率增加70%。"
更暖心的是仪器上的便签。离心机贴着"最大转速已调安全值",通风橱里挂着"防护眼镜备用位",连冰箱门上都写着:"某人的布丁在第三层"。
银杏叶黄时,林薇在图书馆发现陈曦的《高等数学》里夹着张书签。翻过来是手绘的校园地图,标注着七个红叶观测点,按色彩变化程度排序。
"周六去这里,"他指着标五星的位置,"根据气象数据,三天后达到峰值。"
结果那天下了雨。陈曦却撑伞出现在宿舍楼下,包里装着保温杯和望远镜。
"雨中叶绿素析出,"他擦去镜片水汽,"会出现特殊光泽。"
他们在细雨中的长椅上分享热可可,看雨水在银杏叶上折射出彩虹。林薇突然发现伞一直倾向她这边,陈曦的左肩已经湿透。
"数据出错,"她轻轻把伞推过去,"伞面倾斜角度超标了。"
陈曦愣了下,耳朵通红地纠正:"这是最优保护参数。"
第一场雪落下时,两人在实验室通宵赶项目。凌晨三点,陈曦突然关闭仪器:"需要补充能量。"
天台上的雪积了薄薄一层。他变魔术般掏出保温盒,里面是做成分子造型的巧克力。
"熔点36.5℃,"他递过来,"和体温一致。"
雪花落在巧克力上,久久不化。远处传来早班车的喇叭声,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大二比想象中快。"林薇呵着白气。
"但慢点也好。"陈曦轻轻碰了碰她的围巾,"这样就能多当一天你的学长。"
晨曦渐亮,雪地上一串脚印通向实验室。像分子式两端的键结,紧紧相连,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