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星星密码

初二作文 作者:WU云梦

数学老师把"全校速算比赛"的通知贴在黑板那天,我正盯着自己练习册上歪歪扭扭的数字发呆。前桌的小雨转过身炫耀她的速算奖状:"这种比赛,正确率低于98%都进不了决赛。"我赶紧把练习册往抽屉里塞,封面上"65分"的红色印章像只嘲笑的眼睛——谁能想到,三个月后站在领奖台上的人会是我。

起因是那个被数学老师叫到办公室的下午。"你妈妈说你每天晚上做速算练习到十点。"老师指着我练习册上密密麻麻的红叉,"但方法不对,越练越错。"窗外的阳光照在她办公桌上的速算卡片上,那些数字像调皮的豆子在我眼前跳。"试试这个。"她递给我一张写着"凑十法"的卡片,"把7+8想象成7+3+5,就像搭积木一样。"那天回家的路上,我把卡片攥得皱巴巴的,心里有个声音在喊:这次我不想再当最后一名了。

真正的挑战从每天清晨开始。六点半的闹钟响时,妈妈总说"再睡十分钟",但我已经坐在书桌前,把扑克牌摊成扇形练习"24点"。最初连最简单的3、3、6、6都算不出来,急得把扑克牌扔了一地。直到想起老师说的"找朋友"——3和6是3的倍数,3×6+6÷3=20...不对。重新捡起牌时,阳光刚好照在"6"上,突然想到(6÷3+6)×3=24!我激动得跳起来,吵醒了隔壁房间的妹妹,她揉着眼睛说:"哥哥今天的笑声像母鸡下蛋。"

为了提高速度,我把家里的冰箱贴、课本页码、甚至妈妈买菜的账单都变成了速算题。去超市时,我盯着价签算总价:"苹果5.8元,香蕉3.5元,5+3=8,0.8+0.5=1.3,一共9.3元!"收银员阿姨笑着说我是"小计算器",只有我知道口袋里那张被汗水浸湿的速算卡片,已经被我摸得边角发白。最难熬的是晚自习,同学们都在刷题时,我却在草稿纸上画满小星星——每算对一道题就画一颗,现在那张纸已经像撒满了银河。

比赛那天,当主持人念出"七年级组冠军"时,我盯着胸前的奖牌,突然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把练习册藏进抽屉的下午。台下掌声雷动中,我看见数学老师举起手机拍照,她办公桌上的速算卡片,此刻仿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原来所谓自豪,不是站在领奖台上的瞬间,而是那些清晨六点半的闹钟、被扔掉又捡回的扑克牌、还有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像密码一样,写着"努力"这两个字最简单的含义:把"我不行",变成"我试试",再变成"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