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页
我的青春,藏在一本《新华字典》的第387页。
那是高二某个昏昏欲睡的午后,阳光被窗棂切割成斜斜的几块,落在陈旧的书桌上。我百无聊赖地翻着字典,目光突然定格在那个字上——“晷”。
“日影。时间。”
很寻常的解释。但就在那一页的空白处,我看到了你的字迹。铅笔写的,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光阴寸寸,皆可为诗。”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从那以后,第387页成了我的秘密圣地。我像个虔诚的考古学家,反复研读那九个字。笔迹清瘦有力,撇捺间带着不经意的洒脱。我猜你是用2B铅笔写的,在某个同样慵懒的午后,随手记下瞬间的感触。
为了遇见你,我开始了漫长的“田野调查”。
课间十分钟,我假装路过各个班级,目光扫过每个奋笔疾书的身影。篮球场边,我仔细辨认每个跃动的姿势里,是否藏着那份笔尖的洒脱。我甚至开始研究每个人的课堂笔记,比较笔画特征,像侦探寻找关键的线索。
一个月后,我终于在图书馆的角落找到了你。
你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为你勾勒出金色的轮廓。右手执笔,左手随意地搭在摊开的字典上——正是那本第387页写着诗意的字典。
原来是你,三班的语文课代表,那个总是在升旗仪式上安静站在队伍最后的男生。
知道了你是谁,我却更加胆怯。那本字典成了我最亲密的共犯。每当在走廊相遇,我都迅速垂下眼帘,仿佛多看一眼就会泄露心底的秘密。我收集关于你的一切:你爱看的书,你常去的食堂窗口,你思考时习惯轻咬笔杆。
最接近的一次,是在图书馆。你起身离开,那本字典还摊在桌上。鬼使神差地,我走过去,在你刚才坐过的位置坐下。字典还保留着你的温度,空气中还弥漫着你身上淡淡的墨水味。
我屏住呼吸,飞快地在那九个字下面,用同样颜色的铅笔,极轻极轻地写下:“是啊。”
写完这两个字,我像完成了一个庄严的仪式,仓皇逃离。
高三来得猝不及防。做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重点,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我再也没在图书馆遇见过你。那本字典,依然静静地躺在教室的图书角,只是我再也鼓不起勇气去翻开第387页。
毕业典礼那天,教室里一片狼藉。大家都在互相在校服上签名,收拾行李,约定未来的重逢。我走到图书角,找到了那本字典。
它比以前更破了,书脊开裂,页角卷曲。我颤抖着翻到第387页。
“晷”字还在,你那行小字也还在。而在我们并列的两行铅笔字下面,多了一行新鲜的钢笔字迹:
“愿拾寸晷者,终成写诗人。”
字迹工整清秀,是你。墨迹尚新,应该是最近才写下的。
原来你知道。你知道那个在你之后坐下的人,那个只写了“是啊”的人,那个用同样小心翼翼的心情呼应着你的人。
窗外的蝉鸣震耳欲聋。我合上字典,把它放回原处。
我们没有说话,没有告别,就像字典里那两个遥遥相望的注释,各自诠释着青春里最温柔的秘密。光阴寸寸,确实皆可为诗——只是我们的诗,永远地停在了第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