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他是谁

三年级作文 作者:数学费脑子

  在我们班,有个“隐形”的魔术师。上课时,他像一阵微风溜进教室,除了值日生,没人注意到那扇轻轻合上的后门;下课铃一响,他又化作一道闪电消失,只留下桌面上一本合得严丝合缝的课本,仿佛从未来过。可就在这一来一去之间,全班都被他悄悄施了魔法——黑板变得亮晶晶,粉笔头排成了彩虹,裂口的讲台被细密的胶带缠好,像穿上了一件“防弹衣”。

  第一次发现他的“法术”,是在一个阴沉沉的周一。我因为忘记值日,早早赶来“补锅”。刚推开门,就听见“簌簌”的擦黑板声。我躲到讲台后,只见一个瘦削的身影踮着脚,手臂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粉尘在晨光里飘舞,像一群被唤醒的小精灵。我故意咳了一声,那人身子一抖,抹布“啪”地掉进水里,溅起的水花给粉笔槽洗了个脸。他回头——口罩拉得老高,只露出一双月牙形的眼睛,像夜空被云遮住的月亮。我追问:“你是……”他指指嗓子,摆摆手,一溜烟跑出了教室,只留下地上一串湿漉漉的脚印,像一串省略号,把答案藏了起来。

  第二天,讲台抽屉里多了一包一次性口罩,背面用荧光笔写着:“粉尘太多,保护好呼吸道。”字迹瘦长,像春天里刚抽条的柳枝。我脑海里立刻浮现那双月牙眼——原来,他不仅会“隐身”,还懂得“隔空传音”。

  渐渐地,他的“魔法范围”扩大到全年级。春游那天,大巴车上有人晕车,呕吐袋刚好用完。正当老师急得团团转时,最后一排悄悄递上一叠崭新的袋子,还带着淡淡的柠檬香。大家齐刷刷回头,只看见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一顶棒球帽压得很低,帽檐下露出半截黑色耳机线,像一条不肯泄露身份的秘密通道。

  体育节更是他的“主场”。八百米冲刺时,我跑到最后一圈,嗓子像被塞进一把沙子,脚步越来越沉。忽然,一只手臂从跑道外伸来,递给我一瓶被冰水裹着的能量饮料。我抬头,只看见一个背影:号码布上用别针草草固定,风一吹,布角翻飞,像一面不肯示人的旗帜。那天,我打破了个人纪录,却没能看清他的脸,只记得他耳边那道闪亮的银色耳机,在阳光下像一枚小小的勋章。

  同学们纷纷猜测:是“热心肠”班长?是“学霸”林可?还是“运动健将”陈浩?我把观察到的线索一条条列在笔记本上:

  1. 身高约一米七,左撇子(粉笔槽的水花方向朝右)。

  2. 写字用力很轻,笔迹像柳条拂过水面。

  3. 习惯戴黑色耳机,耳机线总缠三圈再塞进兜里。

  4. 出现的时间大多在早读前、午休后、放学铃响十分钟内。

  然而,所有线索拼在一起,仍像一幅缺了关键片的拼图。

  直到毕业前最后一次大扫除,谜底才终于揭开。我负责擦窗户,踮着脚站在凳子上,一回头,看见教室后门的玻璃上贴着一张便利贴:“小心滑倒,我在下面扶着你。”低头——那双熟悉的月牙眼正仰起来,口罩拉在下巴处,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像刚探出云的月亮终于露出了全貌。

  我愣神的工夫,他已经把凳子四角稳稳卡住,还递给我一块干抹布:“擦完记得洗手。”声音不高,却带着薄荷味的笑意。夕阳从走廊尽头照进来,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毛茸茸的金边——那一刻,我突然明白:

  原来“隐形”不是魔法,而是他把光芒调成了“柔和模式”;

  原来“闪电”不会留下名字,只会把温暖藏进风里。

  毕业照那天,他依旧站在最后一排,棒球帽压得低低的,耳机垂在胸前,像一条不肯解开的秘密。我冲他眨眨眼,把一张折成月亮形状的纸条悄悄塞进他兜里——

  “嘿,魔术师,我早该猜到是你。谢谢你把平凡的校园生活,变成了闪着光的魔法日记。”

  猜猜他是谁?

  如果你也曾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微风轻轻拂过,如果你也在某个疲惫的瞬间接过一瓶带着柠檬香的冰水,那你一定见过他——

  他可以是任何人,也藏在每个人心里;

  他不需要名字,因为“善意”本身就是最响亮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