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一日游

六年级作文 作者:安艺宁

圆明园的断章与回响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圆明园的朱红大门上。我握着门票,一步步走进这座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园林,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沿着中轴线前行,曾经的“万园之园”如今只剩断壁残垣。西洋楼遗址前,巨大的石柱横七竖八地卧在草丛中,有的断成两截,有的表面还留着火烧的焦痕,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精美的雕刻纹路。我抚摸着冰冷的石面,指尖触到的不仅是粗糙的肌理,更是历史的厚重——那些精雕细琢的花纹,曾见证过王朝的繁华;如今的残破,却镌刻着民族的伤痛。不远处,大水法的残垣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曾经喷珠溅玉的喷泉早已干涸,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座,却依然倔强地矗立着,像一位沉默的老者。

绕过遗址区,眼前的景象渐渐柔和起来。福海碧波荡漾,岸边的垂柳抽出嫩绿的枝条,随风轻摆。几只游船在水面上缓缓划过,留下一道道涟漪。偶尔有白鹭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波纹,打破了湖面的宁静。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远处的山峦倒映在水中,忽然明白,圆明园的美,不仅在于曾经的辉煌,更在于如今的坚韧。那些重生的草木,那些荡漾的湖水,都是历史创伤后的温柔慰藉。

午后,我走进圆明园展览馆。泛黄的图纸上,清晰地画着当年园林的全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蜿蜒曲折,奇花异草遍布其间。玻璃柜里,展出的文物碎片静静躺着——一块精美的青花瓷片,上面还留着鲜艳的釉色;一枚小巧的铜钉,依旧泛着金属的光泽。这些碎片,拼凑出的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也让我更加懂得“铭记”二字的重量。

夕阳西下,我走出圆明园。回头望去,晚霞为断壁残垣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这座历经沧桑的园林,既有残破的悲壮,又有自然的生机,它像一幅立体的画卷,藏在京城的一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一日的游览,不仅让我领略了圆明园的别样风光,更让我明白:真正的风景,既能展现过往的印记,也能给予未来的力量。而圆明园这道藏在身边的风景,终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返回列表

上一篇:身边美的风景

下一篇:科考81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