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长城,当我的指尖触碰到长城成砖的那一刻,仿佛触摸到了一条沉睡千年的巨龙。灰黑色的砖块上布满深浅不一的凹痕导游税,这些都是时光刻下的密码。有的是明代工匠留下的凿痕,有的是抗战时期子弹擦过的印记。还有的是无数双像我这样的小手抚摸过的温度。
站在八达岭长城的烽火台上,极目远眺,连绵的城墙像一条金色的腰带,缠绕在青山之间。秋风吹过,漫山的枫叶沙沙作响,恍惚间我好像听见了远古的号角声。爸爸指着城墙上的多口告诉我,这些方形的瞭望口是观察敌情的。下面的箭窗是射箭用的,古代士兵就是在这里保卫家园。我趴在洞口往下望,陡峭的山坡让我忍不住抓紧了城墙边的扶手。很难想象古人是怎样在这样险峻的山上建起如此雄伟的工程。
导游阿姨给我们讲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当听到他的丈夫被抓去修长城最后变成了城墙下的一抔黄土石,我的眼眶湿润了。原来这座雄伟的建筑背后藏着那么多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但阿姨又笑着补充,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更多的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他指着城砖上模糊的印记说,每块砖上都刻着工匠的名字。这是最早的质量追溯系统了,
最让我震撼的是长城的排水系统。在城墙内侧,每隔不远就有一个石质的土水嘴。像一个个仰着头的石狮子,导游说这些设计能让雨水快速排到城墙外。保护墙体不被浸泡,2000多年前的人们就有这样先进的工程理念。真让人佩服,我还发现城墙的地面不是平的。而是中间高两边低,原来这也是为了排水设计的。就像我们现代道路的龟背型路面,下山时我在纪念品商店看到一件有趣的东西。用长城砖碎片制成的砚台,老板说这些碎片是在维修长城时收集的。每一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我轻轻抚摸着砚台上粗糙的纹理。突然觉得长城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
回家的路上,爸爸对我说,长城不仅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我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长城山里,心里暗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嘉峪关的长城。看看山海关的长城,看看那些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巨龙,感受他们穿越青年的脉动。
现在每当我在地图上看到长城的图儿,都会想起那天站在烽火台上的感觉,它不仅仅是一座石墙,更是用智慧和汗水。李晨的封盘是中华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椎,这条城市的巨龙永远守护着我们心中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