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有度,龙城少年有“粮”心

四年级作文 作者:田田艺艺辰辰37

何谓"度"?它是刻在尺子上的分寸,是流淌在时光里的智慧。老师常说,做人做事,贵在有"度"。而这个看似宏大的字,其实就藏在我们的生活里,藏在每日的一餐一饭中。于我而言,对"用餐有度"最深刻的理解,源于那个周末的清晨。

周日的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青石板上,爸爸带我走进烟火缭绕的双桂坊。刚出炉的常州大麻糕在橱窗里泛着金黄色的光泽,芝麻的焦香混着面粉的甜香,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我的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指着最大的一块麻糕正要开口,爸爸温暖的手却轻轻按在我肩上,对老师傅笑道:"麻烦您,给我们切半块就好。"

我愣愣地望着爸爸,心里满是疑惑:这么香的麻糕,为什么不能吃个痛快?爸爸俯下身,目光温和而笃定:"孩子,咱们常州是'江南粮仓',物产丰饶,但真正的富足,不在于一次吃撑,而在于'餐餐有余'。这,就是'度'。"

爸爸的话,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生活的一扇新门。从那天起,我开始学着用"尺度"去丈量餐桌上的每一个细节。

在学校食堂,我不再眼馋别人碗里的炸鸡腿,而是认真估算自己的饭量。"阿姨,请少盛一点米饭,我吃得完。"这句话成了我的口头禅。渐渐地,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也在悄悄改变:有的同学学会了"少量多次"的打饭技巧,有的同学发明了"饭前喝汤,吃得香"的节粮妙招。我们班还自发组织了"光盘监督员",每天午饭后,大家都会互相检查餐盘,看谁做得最干净。

这个"度",更在举手投足间静静流淌。如今,我会安静地等待长辈先动筷,会小心不让咀嚼声打扰旁人。记得有一次,我急着去看动画片,碗边不小心遗漏了几粒米饭。外婆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郑重地将它们一粒一粒夹起,送入口中。那一刻,我脸上火辣辣的,仿佛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外婆的沉默比任何批评都更有力,她让我懂得,"度"是刻进骨子里的教养,是代代相传的无声家风。

如今,我成了家里的小小"节度使"。我会提醒妈妈别买太多菜,会帮外婆科学存放食材,还会给爷爷奶奶讲解"膳食金字塔"。更让我自豪的是,在我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开始注重"用餐有度"。妈妈学会了按需采购,爸爸戒掉了"眼大肚子小"的习惯,就连五岁的妹妹也会奶声奶气地说:"哥哥说啦,不能浪费!"

细细想来,这座三千年龙城的文明血脉里,"有度"二字早已深深融入。从季札延陵耕读的坚守,到东坡先生"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豁达,无不是一种人生境界的尺度。我们龙城少年的每一个"光盘",每一次礼让,每一句"请您先用",都是在为文明的常州画卷,添上我们这代少年最温润而闪亮的一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从眼前的餐桌出发,知尺度、守礼仪,让"用餐有度"成为龙城少年最美的风采,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幸福"食"光!当千千万万个家庭的餐桌上都闪耀着文明的光辉,我们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必将绽放出更加动人的光彩。

返回列表

上一篇:刃影幻世

下一篇:欢乐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