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里的修鞋匠
在城市的角落里,总有一些人,如同岁月长河中的基石,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双手诠释着生活的意义。老巷里的修鞋匠王大爷,便是这样一位平凡却又令人尊敬的人。
王大爷的修鞋摊就摆在那条狭窄而又充满烟火气的老巷口。一张破旧的小木凳,一个装满工具的铁皮箱,再加上几卷线轴和几瓶胶水,便是他的全部家当。他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始终炯炯有神。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老巷的石板路上,王大爷便会准时出现在他的修鞋摊前。他熟练地摆开工具,等待着顾客的到来。老巷里的居民们都习惯了找王大爷修鞋,不仅因为他的手艺好,更因为他为人实在、善良。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双运动鞋鞋跟开胶了,便拿着鞋来到了王大爷的修鞋摊。王大爷接过鞋子,仔细地看了看,说:“这鞋跟开胶了,我给你用强力胶粘一下,再加固一下,保证跟新的一样。”说完,他便拿起工具,开始忙碌起来。他先用砂纸把鞋跟和鞋底的接口处打磨粗糙,然后涂上一层强力胶,用力地把鞋跟和鞋底按压在一起,接着用夹子夹紧。整个过程,王大爷的动作娴熟而又专注,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和王大爷聊了起来。我得知,王大爷已经在这条老巷里修了三十多年的鞋了。他年轻的时候,曾在一家鞋厂工作,后来鞋厂倒闭了,他就自己出来摆摊修鞋。这么多年来,他见证了老巷的变迁,也看着老巷里的居民们一代又一代地成长。他说:“修鞋虽然是个小活,但也是个良心活。要把每一双鞋都修好,让顾客满意。”从他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过了一会儿,鞋子修好了。王大爷把鞋子递给我,说:“你试试,看看合不合脚。”我穿上鞋子,走了几步,感觉和新的没什么两样。我正准备付钱,王大爷却摆了摆手说:“这么小的活,就不收你的钱了。你下次要是还有鞋要修,尽管来找我。”我执意要付钱,王大爷却坚持不收。他说:“大家都是老邻居了,这点小事不算什么。”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王大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除了修鞋,王大爷还会帮居民们补鞋底、换拉链。有时候,遇到一些经济困难的居民,王大爷不仅不收钱,还会免费帮他们修鞋。他总是说:“能帮就帮一把,大家都不容易。”
如今,老巷里的很多店铺都已经拆迁了,但王大爷的修鞋摊依然还在。他就像一棵扎根在老巷里的大树,用他的坚守和善良,为老巷增添了一份温暖和安宁。每当我路过老巷,看到王大爷那熟悉的身影,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敬意。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修鞋匠,但他的手艺、他的为人,却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活中最真实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