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名事“铁肩担道义”
1916年5月,一艘日本开往中国的渡轮上,一位青年手扶穿舷,站在甲板上。他留着平头,一张偏方形的脸上,眼睛里投射出热情与坚毅的目光。他就是李大钊在日本留学的三年时间里他身在海外,却一直关心着祖国的命运。辛亥革命后的中国虽然已经推翻了地址,可是整个国家却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中国的路应该怎么走?哪里才能找到光明?李大钊常常彻夜难眠,思考着这些问题。
在留学期间,他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立刻被吸引了。李大钊决定回国以后宁可设计一切世俗的幸福,你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照亮神州大地,创建一个自由平等,人人幸福的新社会。
回国后,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同时担任当时富有盛名的北京《晨钟报》主编。他竟然射进一个警钟的团,每天在上面刊一条警语。其中有一条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句话出自明朝人杨继胜之口原文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很欣赏这句话里透出的铮铮铁骨,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做他自己一生品格的生活写照。
1917年俄国10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这使得李大钊感到精神振奋。1919年他发表了中国最早的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说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就直接参与了筹备创建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工作,“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就出自他的笔下。虽然他并没有参加1921年的中共一大,但他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大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钊。同月二十八日,反动派将38岁的李大钊与其他被捕到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李大钊死后,他的妻子儿女只在家里找到了1块钱。他的家人只有扣李大钊的朋友接济度日,更没有钱为李大钊安葬。他的棺木寄放在城外的寺庙中,直到1933年才在朋友的帮助下安葬于西山万安公墓。其实李大钊身为北大教授,图书馆馆长一个月可以拿到120多块钱,在当时足以养活家人,但是李大钊一生助人为乐,资助了不少北大的穷苦学生。而他自己和全家过着一场艰苦的日子。这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这正体现了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自己一切的伟大精神,散发着道义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