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阿婆的竹篮
六年级作文
作者:智者不入愛河
楼下巷口的石阶上,总坐着个卖花的阿婆。她的竹篮是老物件了,竹篾泛着琥珀色的光,边缘磨得圆润,提手处缠着圈蓝布条——后来才知道,是她孙女小时候的口水巾。
我第一次买花是在初春。那时刚搬来,夜里总被楼上的脚步声吵得失眠。下楼倒垃圾时,看见阿婆的竹篮里堆着半篮水仙,绿莹莹的叶尖上还挂着露水。“姑娘,带棵回去吧。”她递过来一棵,根茎胖乎乎的,“这花乖,夜里不吵人,还会偷偷长。”
果然如她所说。那水仙被我放在窗台,没几日就抽出花茎。某个清晨醒来,竟闻到清冽的香,花苞不知何时绽开了三朵,像落在绿绸上的雪。那天晚上,楼上的脚步声好像都轻了些。
后来我成了常客。阿婆的花总比花店新鲜,茉莉带着未干的晨露,栀子用湿棉纸裹着根,就连最普通的月季,也能在她竹篮里开出精神头来。她从不吆喝,只坐着择菜,竹篮放在脚边,有人问价才抬头,声音慢悠悠的,像巷口老槐树的影子。
有次买向日葵,见她竹篮角落里放着个搪瓷杯,里面泡着野菊花茶。“这茶败火。”她看出我的目光,倒了半杯给我,“前阵子孙女高考,我天天泡这个,说给她攒点清火气。”杯子沿缺了个口,却洗得锃亮,茶水里浮着几粒菊花,像小小的太阳。
再后来,我换了工作,搬走那天特意绕到巷口。阿婆的竹篮里摆着一排小雏菊,蓝布条在风里轻轻晃。她塞给我一束,说:“新地方要是闷,就把花放在窗边,它们会替你记着老地方的好。”
如今那束雏菊早已枯了,我却留着干枯的花茎。偶尔整理抽屉时看见,总会想起巷口的石阶,竹篮里的花香,还有阿婆递花时,指节上像竹篾纹路一样的皱纹。它们都在说,有些温暖从不用刻意记,就像竹篮装过的花,香过,就永远留在日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