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 作者:摆烂小雨

夏夜的闷热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整个小镇裹得严实。我趴在窗台上,数着玻璃上凝结的水珠,蝉鸣早已歇了,连平日里最聒噪的蛐蛐也没了声响,空气里满是雨前特有的潮湿气息,仿佛轻轻一捏就能挤出水分来。

忽然,远处的天际裂开一道细长的光。那光极淡,像谁用银线在墨蓝的绸缎上轻轻划了一下,转瞬便消失了。我还没来得及细想,一声沉闷的轰鸣便从云层深处滚来,像千万匹骏马踏着厚重的鼓点,从天边一路奔到耳边,震得窗棂微微发颤。奶奶放下手中的针线,笑着说:“雷公醒了,这雨要下透咯。”

说话间,第二道雷又来了。这一次,它不再含蓄,金色的电光像巨龙的利爪,猛地撕开云层,将天地照得一片雪亮。我清楚地看见远处稻田里弯腰的稻穗,看见村口老槐树上栖息的麻雀,甚至看见邻居家晒衣绳上飘起的白衬衫——所有事物都在这瞬间的光亮里显露出清晰的轮廓,随即又被更深的黑暗吞没。紧接着,雷声轰然炸响,不再是遥远的鼓点,而是近在咫尺的咆哮,像山崩,像海啸,震得我心头也跟着发颤。弟弟吓得钻进奶奶怀里,却又忍不住从指缝里偷偷看窗外,眼睛里满是又怕又好奇的光。

雨点儿终于砸了下来,起初是稀疏的“嗒嗒”声,打在铁皮屋顶上清脆悦耳。可没过多久,雨就变得密集起来,雷声也跟着频繁了。一道接一道的闪电在天空中交织,有的像分叉的树枝,有的像拉直的银鞭,有的则在云层里盘旋,像被困住的光蛇,不断扭动着身体。雷声也换了模样,有时是急促的“咔嚓”声,像巨人用斧头劈开岩石;有时是绵长的“轰隆隆”,像老旧的火车驶过铁轨,带着沉甸甸的回响,在山谷里绕着圈儿,久久不散。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听爷爷说的故事。他说雷公是个公正的老头,手里拿着一把青铜斧,专劈那些做坏事的人。小时候我总信以为真,每逢打雷就躲在屋里,生怕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被雷公看见。可此刻看着窗外的雷,我却忽然觉得,它更像一个热情的信使。它用轰鸣唤醒沉睡的大地,用闪电照亮黑暗的夜空,它不是在发怒,而是在为这场迟来的雨欢呼,为干渴的庄稼喝彩。你听,田埂边的青蛙已经开始欢唱,墙角的蜗牛悄悄探出了触角,连院子里那棵快蔫了的石榴树,也在雨中挺直了腰杆,仿佛正跟着雷声的节奏轻轻摇晃。

不知过了多久,雷声渐渐远了。它不再是近在咫尺的咆哮,又变回了最初的鼓点,一步一步向天边退去,最后消失在黛色的山影里。雨也小了,只剩下细密的雨丝,在月光下织成一层朦胧的纱。我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青草和栀子花的香味。远处的天空中,偶尔还会闪过一道微弱的光,像雷公临走时留下的暗号,提醒着我们,它曾来过。

奶奶说,雷是天地的呼吸,每一声轰鸣,都是大自然在诉说。此刻我终于明白,那些震撼人心的雷声,不是恐惧的符号,而是生命的赞歌。它用最热烈的方式,唤醒万物,滋润大地,也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种下对自然最纯粹的敬畏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