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三年级作文 作者:薇曦曦

“固步自封,焉能知君之志;因时制宜,方悟己之愚。”

楚人于江畔,见一明月如镜,遂以刃刻其旁之木,冀复得此佳景。然世事无常,待其再至,已非彼时之景矣。此乃刻舟求剑者所为也。虽觉可笑,然吾等又岂无类似之举?或拘泥旧法,或执迷不悟,皆如刻舟之人,不知变通也。

古语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此诚为至理名言。观古今成大事者,莫不因时制宜,顺势而为。秦孝公任商鞅变法,弃旧图新,使秦国强盛,终成霸业;唐太宗纳魏征之谏,从善如流,创贞观之治,四海升平。此皆因时变化,顺应潮流之举也。反观楚人,拘泥于一时一地之景,不知随水而行,终失良机。

盖世间万物,皆处于变化之中。昔日之剑,今日或已锈迹斑斑;此刻之舟,下一刻或已飘向远方。若仍固执于旧有之法,不知灵活应变,则难免落得个“刻舟求剑”的笑柄。且看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弃宽袍大袖之旧俗,取短衣长靴之便利,遂使赵国军力大增,威震诸侯。又如商界巨子李嘉诚,早年经营塑料花厂,后洞察市场先机,转投地产与金融,终成一代富豪。此皆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者也。

然则,何以做到因时制宜哉?首要在于洞察时势,明辨是非。昔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之势分析透彻,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今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成就电商帝国。此皆眼光独到、判断准确之例也。其次需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中外交流。此皆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之典范也。最后当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千次失败而不悔;居里夫人提炼镭元素,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此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精神也。

由此观之,“刻舟求剑”实乃不明事理之举。人生路上风云变幻莫测万千景象纷至沓来唯有随机应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故而吾辈当摒弃陈规陋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应万变之需。如此则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皆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矣!

返回列表

上一篇:自相矛盾

下一篇: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