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山
烟雨楼听雨,望湖楼弹琴,境山亭赏月,独自处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望群山环绕,晓布谷唱调,望山停滞片刻,不论怎样,境山始终无法被我看个全部。 一一题记
群山相绕,脸对脸亲昵着。小草葱楚,但都低下头去不想看着羞羞的画面。小溪涓涓细流,被半路拦截的岩石搞的跌跌撞撞,不少同伴跌落在土壤中,投进大地的怀抱。境山,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有自己的特色,独步天下者,非境山不可是也。众人感叹:境山之浩大,万物不可比拟。虽然高不如珠穆朗玛,雄伟不如东岳泰山,美也不如桂林山水,长也不如昆仑山脉。甚至有名程度,只能用知道的人寥寥来形容。但其之浩大,不单单指的是外在因素,还有它包容宽厚如大海一般的心。
它不像珠穆朗玛的酷寒暴风打散人们的热情,也不像东岳泰山那样嘈杂烦闹,更不如昆仑山脉之遥远,也不如桂林山之险让人望而却步。你能轻松地登山山顶,坐在境山亭里,晚上的漫天繁星一切纳入眼中,虽只有你一人,但脚下境山的温情,却如天涯海角知音般的若狭彼临。
境山的翩翩书气,还有懒惰的鼾声,在山中游荡。随处可见蔚然成风的写作讨论的风情,也随着暑假将至,而与我们相见。细数境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生物,都有大自然浓厚的学习风味,有一点重文轻武的味道……没有看见练武的。有的喜欢翻弄书本,感受书籍博大的内涵;有的爱抚摸书本,享受它无声无息地教育。我也不约而同地受到感染,漫步在境山的书香花丛之中,领略书的婀娜多姿,吸吮那墨香的气味。
境山常青,即使漂白了它的头发,它也依旧精神焕发。山倚偎着水,水映照着人,人在用画笔印刻着山。淡淡的和谐,聆听布谷鸟亲切的呼唤,细品来境山的时光岁月。闲散的心境如人生,淡淡如山,静静如水,灵灵如人。独坐境亭之上,望境山之景,似乎看到了李白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情有独钟。
境山,无悔,无惧,无怨,无摧,演绎着无间的世道。西方,道不尽的诸峰,含泪不舍,欲哭无泪;与西对,东方,一道阳光大道,被万重山包围;南方,嬉笑打闹的山峦,如笑如眠;北方的高峰耸俏,上有境山亭,亦有北极星。至今,我也不识境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道与世互通的小路,有的进,有的出,我已经熟视无睹了,我也想领略这山究竞有多浩大,有多美丽,又有多雄伟壮观。每次我走到那出口处时,那近在咫尺的愿望已经如探囊取物一般。可我,还是不舍,可能有一天天,如果我有什么天理难容的错误,可能会自愿弃家入世。境山的干姿百态,如细水长流。我见证了它的辉煌,也见证了它的衰落;见证了它面对困难的不放弃,也见证了什么叫所向披靡。群山堵塞,让我难以晓得这世间巨物的身姿,我也常常幻想,它是什么,像什么?
那时候我进来时那一番景象早已经忘记。当我再一次登上那北山廷峻,白云缥缈如烟,我似乎站在了半空中,脚下的景象尽收眼底。我不敢向上看,我还在怕那一出溜便跌下山崖的场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时隔多月,今天我再次鼓起勇气,仰望起蓝天,那群山磅礴,比此山高得多的山峰数不尽数,可能,超越了那遥不可及的珠穆朗玛。
那太阳,夹杂在两个巨峰之间,好似二龙戏珠,开始戏弄起太阳这位天神来。至今,我也没有望见这山的全部面貌,多少秘密还没有被我发现,还没有被别人晓得?望着-一望着,芷若天山。有了这山,才有了我的家;有了这座亭,才有了这山的标志。相思相缠,日暮天澜,书语嫣然,仰望着,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