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萝卜

五年级作文 作者:癞哈馬

腊月的菜场里,白萝卜堆成了小小的雪山。那些粗壮的根茎,表皮还带着湿润的泥土,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青白的光。卖菜的老汉用稻草捆着萝卜缨子,一捆捆倒挂在竹竿上,远远望去,倒像竖着许多绿尾巴。

老屋的墙角总堆着过冬的白萝卜,是祖父从自留地里拔回来的。最冷的早晨,他挑一个冻得硬邦邦的萝卜,在井台边"咔擦"一刀劈开,断面竟渗出细密的冰晶。生吃一口,辣味直冲脑门,呛得人直流眼泪,可那股子清冽,却能把宿醉的头疼驱散得干干净净。

祖母腌的萝卜条最是爽脆。粗陶缸里,白玉似的萝卜条泡在淡盐水中,压着块青石。不出三日,就能捞出来拌上辣椒酱,配着烫嘴的稀饭,能让人连吃三大碗。最妙的是萝卜皮,祖母从不丢弃,晒干后和黄豆一起炖,嚼起来竟有肉的口感。

如今超市里的白萝卜,洗得白白净净,裹着保鲜膜,摆在冷柜里。买回家煮汤,总觉得少了那股子冲鼻的辛辣。这才明白,最好吃的萝卜是要经霜的,是要带着泥土芬芳的,是要在柴火灶上慢炖出真味的。

前日路过拆迁的老街,在瓦砾堆里发现几株野生的萝卜,瘦小的根茎顽强地钻出砖缝。拔出一根,在衣襟上蹭蹭就咬,那股熟悉的辣味呛得我咳嗽连连,却莫名红了眼眶——这倔强的滋味,像极了记忆中祖父的性格。

白萝卜教会我的,是直来直去的真性情。在这个讲究包装的时代,它依然保持着原始的辛辣,用最质朴的方式提醒我们:生活的真味,往往就藏在这些不加修饰的平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