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星辰,那片海。
四年级作文
作者:是人类
毕业后的某个午后,我整理旧物,翻出高一那本涂满演算草稿的笔记本。扉页上,有一行清瘦的小字:“公式会遗忘,但别忘记数字之外的人间。”
是陈老师的字迹。
数学课于我曾是酷刑。直到陈老师来代课——他讲课至“虚数”时突然停下:“√-1,一个不存在的数,却是连接实与虚的桥。就像有些美好,无法被现实定义,却支撑着我们。”
全班茫然。他笑了:“比如,你如何用公式证明母亲的爱?”
那年起,陈老师开了门“无用之学”选修课。我们在课上读《锦瑟》,他轻轻说:“李商隐的惘然,不是后悔,是终于听懂生命的复调。就像多年后,你们会懂这些看似无用的瞬间。”
高三压力最大时,他在黑板上画下巨大的心形线:“这叫r=a(1-sinθ),笛卡尔给公主的最后情书。你看,数学家表达爱,也用尽毕生所学。”
他看向我们:“你们的价值,不取决于任何考试,而在于你是谁,以及你如何爱这世界。”
如今,我也站在讲台上。某个春夜,批改作业至深夜,窗外飘进玉兰香气。我忽然想起陈老师带我们看月的夜晚,想起他说的“无用之用”。
我终于明白,他给予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一套全新的解码系统——让我们在往后平凡的日子里,能从一句诗、一道题、一片月色中,读出生活深处隐藏的诗意与光芒。
**他是一片星辰,更是一片海**——我们曾在他怀中航行,如今活成了他扩散的波澜。黑板上那行“未来可期”,原是他用生命写就的最漫长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