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岩》有感
初二作文
作者:墨兰残玉
翻开《红岩》,仿佛踏入了重庆解放前那片浸透鲜血的土地,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素的文字,刻画出一群在狱中与敌人顽强抗争的革命者,他们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穿透了历史的尘埃,让我读懂了“信仰”二字的千钧重量。
最让我震撼的,是革命者们对酷刑与死亡时的从容,江姐被敌人钉穿手指,确始终没吐露出关于国家的半个字,当她看到丈夫的头颅被悬挂在城楼,强忍着锥心之痛继续战斗;许建业在狱中遭受百般折磨,仍用暗号传递情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眼里依旧闪烁着对胜利的自豪。他们不是不怕痛,不怕死,而是心中的信仰比生命更重要——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新中国的朝阳中会照亮这片黑暗。
书中的“小萝卜头”更让我热泪盈眶。他本应像同龄孩子一样奔跑在阳光下,却在监狱里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可他没有被绝望压垮,反而成了狱中“最小的交通员”,悄悄为革命者传递纸条,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责任,用纯粹的眼神告诉所有人:即使身处牢笼,也不能放弃对光明的向往。这便让我想起如今的自己,拥有安稳的生活,明亮的教室,更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合上书本,“红岩精神”四个字在我心中愈发清晰。它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用生命证明信,仰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在困境中的咬牙坚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或许不必面对枪林弹雨,但更该传承这份精神——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在生活中坚守初心,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社会添砖加瓦。
《红岩》教会我的,不仅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更是一种永不熄灭的精神力量,它让我明白: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能像书中的革命者一样,在黑暗中点亮明灯,向着光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