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进七出

初三作文 作者:墨染流年

我勒住缰绳,青龙偃月枪在手中微微颤动。远处,曹军的旗帜如乌云般铺天盖地,喊杀声震得耳膜生疼。怀中的阿斗似乎感受到了这肃杀之气,不安地扭动着小身子,发出细微的啼哭声。我低头看了眼这个襁褓中的婴儿——主公唯一的骨血,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决然的笑意。

"子龙将军,大势已去啊!"身后传来部将的呼喊,声音中带着绝望。我不用回头也知道,长坂坡已被曹军铁骑重重包围,冲杀出去的兄弟不过百人,而留在这里的,除了我与怀中的幼主,已所剩无几。

"保护幼主!"我大喝一声,声音穿透战场上的喧嚣。青龙枪一抖,寒光乍现,冲向最近的曹军阵列。这不是第一次为刘备出生入死,但今日之战,却是我赵云平生最惨烈的一战。

第一次冲入敌阵时,我目标明确——寻找主母与幼主。鲜血很快染红了战袍,曹军的刀枪如雨点般落下,却被我的枪尖一一拨开。一个曹将挺枪直取我咽喉,我侧身避过,反手一枪刺穿他的胸膛。战马嘶鸣着踏过满地尸骸,我的视线在火光与烟尘中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终于,在一处残破的房屋后,我看到了糜夫人与怀抱幼主的侍女。夫人的裙摆已被鲜血浸透,她正将阿斗递给我。"子龙...保护好吾儿..."她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妾身...不能同行了..."

"夫人何出此言!"我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请夫人上马,末将护送您与幼主突围!"

糜夫人摇摇头,惨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决绝的微笑:"子龙将军带着阿斗杀出去...赵家一门...有你在就好..."话音未落,一支流箭突然射来,正中夫人后背。她踉跄了一下,仍挣扎着将阿斗往前一推:"快...带他走..."

那一刻,我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忠义。糜夫人投井自尽的决绝身影,永远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咬紧牙关,用战甲上的披风裹住阿斗,将他固定在怀中,然后翻身上马,开始了第一次冲出重围的冲锋。

曹军的包围圈如铁桶般严密。我的枪尖染满了敌人的血,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一条生命。第二次杀回敌阵深处,是为了确认糜夫人的遗体不被凌辱。当我看到几个曹兵正要拖拽井边的尸体时,怒火中烧,枪出如龙,瞬间将那几人刺倒在地。我砍下一段树枝,草草掩埋了夫人的遗体,然后再次杀向曹军核心。

第三次冲入敌阵,我的目标更加明确——找到刘备的两个女儿。在乱军之中,我看到了被曹将押解的两个女孩,她们惊恐的哭声让我心如刀绞。一枪挑翻押解的曹兵,我将两个女孩护在身侧,继续向北突围。

第四次、第五次...每一次冲入敌阵,都像是与死神共舞。我的战马已换了三匹,身上的伤口不计其数,但怀中的阿斗却奇迹般地安然无恙。曹军中有人认出了我——"那个红脸长须的将军就是常山赵子龙!"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引得更多曹将前来围攻。

第六次深入敌营时,我遭遇了曹营大将张郃的拦截。这个河北名将枪法精湛,与我战了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我知道不能恋战,怀中的阿斗开始因颠簸和惊吓而啼哭不止,这哭声在战场上无异于催命符。我虚晃一枪,拨马便走,张郃果然不舍,在后紧追不舍。

就在我即将被张郃追上的危急时刻,我发现了第七次突围的机会——一处被曹军忽视的峡谷小道。我拍马冲入,身后张郃的喊声渐渐远去。当穿过峡谷,眼前豁然开朗时,我看到了远处刘备军营的旗帜。

"子龙!子龙在哪里?"刘备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我翻身下马,踉跄着走向主公,怀中的阿斗被我护得严严实实。当我将孩子递给刘备时,才发现自己的战甲已碎裂不堪,浑身是血,却分不清哪些是我的,哪些是敌人的。

"赵将军!"刘备接过阿斗,突然做出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他将孩子掷于地上,"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我慌忙抱住阿斗,单膝跪地:"主公何出此言!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主公知遇之恩于万一!"

刘备扶起我,我们的眼中都含着泪水。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七进七出长坂坡,不仅是为了救出幼主,更是为了证明我对主公的忠心。在那个乱世,忠诚比生命更为珍贵。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战,我赵云在曹军重围中往返七次,斩杀曹将五十余员,士兵不计其数。曹操在景山顶上观战,见我英勇异常,曾下令"不许放冷箭,要活捉赵云"。正是这道命令,让我得以在万军从中七进七出而不死。

长坂坡一战,成就了我赵云"常胜将军"的美名,也让我与主公刘备之间的君臣之义,传为千古佳话。每每回想起那天的血战,我仍能感受到怀中阿斗的体温,听到糜夫人的嘱托,看到刘备掷子的决绝。

世人只道我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是勇猛过人,却不知那是一个武将用生命诠释的忠诚。在那个乱世,或许只有这样的忠义,才能让主公安心,让将士们追随,让天下百姓看到希望。

如今,每当夜深人静,我仍会抚摸着青龙偃月枪上那些无法磨灭的缺口,它们见证了一个武将最辉煌也最惨烈的战斗,见证了我赵云对主公刘备永不改变的忠心。

长坂坡上的风,依旧在耳边呼啸;七进七出的记忆,永远镌刻在心中。这不是结束,而是我赵云追随刘备、匡扶汉室征程的开始。

返回列表

上一篇:《隆中夜话》

下一篇:暑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