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的蝉鸣

初二作文 作者:WU云梦

一、裂缝里的微光

我至今记得那只蝉蜕的纹路。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考后,它被钉在我的错题本扉页——深褐色的外壳布满裂纹,透明的翅芽像被揉过的玻璃纸。"这是十七年蝉的蜕。"生物老师说,"它们在地下蛰伏17年,只为在夏天鸣叫21天。"那天放学,我把61分的数学试卷折成蝉的形状,塞进了课桌最深的抽屉。

深夜的台灯总在凌晨两点变成昏黄色。我盯着几何题里交错的辅助线,感觉自己像被困在立方体里的蚂蚁。书桌上的便利贴从"今天要弄懂三角函数",渐渐变成"再错一道题就绕操场跑一圈"。直到某个清晨,我发现窗台上的蝉蜕动了——一只通体嫩白的蝉正奋力挣破外壳,它的前足在空气中徒劳地抓挠,翅芽上的褶皱像揉皱的草稿纸。

二、十七年的等待

"蝉的幼虫要在地下度过五个龄期。"爷爷指着老家院中的老槐树说。他戴着老花镜修理我摔坏的台灯,铜线在指间灵活地穿梭,"每个龄期都要蜕一次皮,就像你们升级打怪。"台灯突然亮起时,我看见他手背上的烫伤疤痕——那是年轻时在工厂操作机床留下的。爷爷总说自己是"地三鲜"里的土豆,在土里埋得越久越香甜。

第三次模考我数学考了83分。晚自习回家的路上,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像蝉蜕里伸出的翅膀。路过小区花园时,我听见草丛里传来细微的"窸窣"声——一只刚出土的蝉若虫正沿着树干缓慢爬行。它的外壳在月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六只足爪紧紧抓住粗糙的树皮,每向上爬一厘米,就会停顿几秒,仿佛在积蓄力量。

三、21天的歌唱

中考前最后一个周末,我在数学错题本上画满了蝉的生长周期图。当最后一道二次函数题解出来时,窗外突然响起今年第一声蝉鸣。我冲到楼下,看见老槐树上挂着数十个空蝉蜕,而树冠间,无数只蝉正放声高歌。它们的翅膀在阳光下透明如纱,翅脉清晰得像数学题的辅助线。

查分那天,蝉鸣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当"112分"的数字跳出来时,我突然想起生物课本上的话:"十七年蝉的鸣叫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生命本能的绽放。"爷爷的电话打进来时,背景音里有熟悉的机床声——他退休后在社区开了间修理铺,专门帮邻居修小家电。"我今天修好了三个台灯,"他笑着说,"就像你们考试,重要的不是结果,是让每个零件都回到该在的位置。"

现在我的书桌上,那只蝉蜕依然趴在错题本上。阳光透过翅芽的裂缝照进来,在数学公式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我终于明白,所谓努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蜕变,而是像十七年蝉那样,在黑暗中默默积蓄力量, 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认真生长, 直到有一天,能在属于自己的夏天,放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