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源于知足,不幸源于不足

六年级作文 作者:星耀w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快乐与不幸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总是交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探究它们的根源,就会发现一个深刻的道理:快乐源于知足,不幸源于不知足。‌‎

‌‎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古有苏轼,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一生坎坷。他被贬谪到黄州,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住的是简陋的草庐,吃的是粗茶淡饭。然而,他却能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豁达乐观的词句。苏轼正是因为知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获得快乐。他没有因为仕途不顺而陷入无尽的哀怨,而是以一种知足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磨难,这种知足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快乐,成为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再看现代社会,陶渊明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厌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在田园生活中,他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知足于田园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不追求功名利禄。在他眼中,虽然没有了官场的荣华富贵,但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些简单的东西就足以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他的知足让他远离了官场的勾心斗角,避免了可能陷入的不幸境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不仅仅是文人墨客,在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学校的教室破旧不堪,学习用品也非常简陋。可是他们却有着一颗知足的心。他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机会,珍惜老师的教导,珍惜同伴之间的友谊。他们会因为得到一本新的课外书而高兴,会因为在考试中取得一点进步而满足。相比那些生活在物质条件优越但却不知足的孩子们,他们反而更容易获得快乐。‌‎

‌‎而不知足往往会带来不幸。历史上秦始皇,他统一六国后本应满足于自己的成就,好好治理国家。可是他不知足于已有的疆土,不断地发动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百姓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死亡人数不计其数。秦始皇自己也因为过度的劳累和对百姓的仇恨,最终走向了衰败。这种不知足不仅让自己走向了不幸的结局,也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

‌‎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商人,他们在取得了初步的财富后,不知足于已经拥有的财富,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于是他们就开始进行一些违法的商业活动,比如制假售假、贿赂官员等。最终他们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财富,还面临着法律的制裁,自己的名誉也一落千丈。这种不知足带来的不幸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知足的现象也随处可见。有些孩子,家里已经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条件,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的学习资源,但他们却不知足。他们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最新款的电子产品,抱怨自己的衣服不够时尚,抱怨自己的成绩不是第一名。他们这种不知足的心态会让他们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无法真正享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知足的心态呢?首先,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无论是家人的关爱、朋友的陪伴,还是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机会和物质条件,都要懂得珍惜。其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总是盲目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要明白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源泉。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学习知识、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最后,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感恩身边的人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快乐源于知足,不幸源于不知足。我们要学会以知足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得失,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