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廊里的歌声

初二作文 作者:用户829665

清晨推开木窗,一缕炊烟揉碎了薄雾,吊脚楼的飞檐上停着几只画眉,正歪着脑袋打量山下蜿蜒的清水江。这里就是黔东南,一幅永远画不完的山水长卷,一首永远唱不尽的苗侗欢歌。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雷公山的脊梁,西江千户苗寨便醒了。穿着百褶裙的苗家少女背着竹篓走过风雨桥,银饰环佩叮当作响,仿佛山泉在石板上跳跃。站在观景台眺望,两千多座吊脚楼依山而上,层叠交错如同大山的鳞甲。寨老在枫香树下敲响铜鼓,浑厚的回声惊起一群白鹭,掠过梯田里绿绸般的水稻,把倒影留在姑娘们手中的蜡染布里。

沿着舞阳河顺流而下,镇远古镇的青石板路在脚下轻轻哼唱。青龙洞的悬空寺嵌在崖壁间,朱红色的廊柱托着白云,祝圣桥的二十四间亭台像是浮在水面的琴键。夜幕降临时,河岸吊脚楼的灯笼次第亮起,倒影搅碎一河星斗,船夫撑着竹篙划过,惊醒了沉睡的古老传说。

如果秋天来到加榜梯田,你会看见大地的调色盘。金黄的稻浪从山脚翻滚到云端,瑶家汉子背着竹篓走在田埂上,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远处的侗寨传来悠扬的芦笙,层层梯田便跟着旋律荡漾,连带着晾在木楼前的蓝靛布也跳起了舞。忽见山腰腾起白雾,原来是老阿妈揭开酸汤鱼的锅盖,酸香混着木姜子的气息钻进每个过路人的衣袖。

最难忘那夜的侗族大歌。月亮爬上鼓楼尖顶时,寨老在花桥上击响牛皮鼓,男女老少手牵手围成圆圈。没有指挥,没有伴奏,多声部的天籁却从四面八方涌来。老人的嗓音像古榕树的根须扎进土地,青年的歌唱似奔腾的都柳江,孩童的应和如林间清泉。歌声托着萤火虫盘旋而上,连星星都眨着眼睛打起节拍。

这片土地教会我,最美的风景不在相机里,而在炊烟升起的屋檐下,在蜡刀描绘的纹路间,在代代相传的歌谣中。当吊脚楼的灯一盏盏点亮山谷,我知道,这是大山写给天空的情书,是岁月沉淀的诗行。

清晨推开木窗,一缕炊烟揉碎了薄雾,吊脚楼的飞檐上停着几只画眉,正歪着脑袋打量山下蜿蜒的清水江。这里就是黔东南,一幅永远画不完的山水长卷,一首永远唱不尽的苗侗欢歌。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雷公山的脊梁,西江千户苗寨便醒了。穿着百褶裙的苗家少女背着竹篓走过风雨桥,银饰环佩叮当作响,仿佛山泉在石板上跳跃。站在观景台眺望,两千多座吊脚楼依山而上,层叠交错如同大山的鳞甲。寨老在枫香树下敲响铜鼓,浑厚的回声惊起一群白鹭,掠过梯田里绿绸般的水稻,把倒影留在姑娘们手中的蜡染布里。

沿着舞阳河顺流而下,镇远古镇的青石板路在脚下轻轻哼唱。青龙洞的悬空寺嵌在崖壁间,朱红色的廊柱托着白云,祝圣桥的二十四间亭台像是浮在水面的琴键。夜幕降临时,河岸吊脚楼的灯笼次第亮起,倒影搅碎一河星斗,船夫撑着竹篙划过,惊醒了沉睡的古老传说。

如果秋天来到加榜梯田,你会看见大地的调色盘。金黄的稻浪从山脚翻滚到云端,瑶家汉子背着竹篓走在田埂上,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远处的侗寨传来悠扬的芦笙,层层梯田便跟着旋律荡漾,连带着晾在木楼前的蓝靛布也跳起了舞。忽见山腰腾起白雾,原来是老阿妈揭开酸汤鱼的锅盖,酸香混着木姜子的气息钻进每个过路人的衣袖。

最难忘那夜的侗族大歌。月亮爬上鼓楼尖顶时,寨老在花桥上击响牛皮鼓,男女老少手牵手围成圆圈。没有指挥,没有伴奏,多声部的天籁却从四面八方涌来。老人的嗓音像古榕树的根须扎进土地,青年的歌唱似奔腾的都柳江,孩童的应和如林间清泉。歌声托着萤火虫盘旋而上,连星星都眨着眼睛打起节拍。

这片土地教会我,最美的风景不在相机里,而在炊烟升起的屋檐下,在蜡刀描绘的纹路间,在代代相传的歌谣中。当吊脚楼的灯一盏盏点亮山谷,我知道,这是大山写给天空的情书,是岁月沉淀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