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耀,照亮东方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红星必将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世界。”八十年后回望,这颗诞生于陕北窑洞的红星,不仅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漫漫长路,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象征,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
1936年的陕北,黄土高原上寒风凛冽,却挡不住理想的火种。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踏上这片红色土地,见到了一群“用理想和信念书写传奇”的共产党人。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就着一盏油灯,伏案撰写《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字里行间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周恩来睡在简陋的土炕上,深夜仍在修改作战计划,眼中闪烁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坚定;红军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草鞋,吃着粗糙的小米饭,却能在长征中跨越雪山草地,用双脚丈量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仰之路。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却有比钢铁更坚硬的意志;没有舒适的环境,却有比阳光更炽热的乐观精神。正是这份纯粹的理想主义,让红星在黄土高原上燃起熊熊烈火,也让斯诺在书中感慨:“这里的人们,心中燃烧着改变中国的火焰。”
红星照耀的,从来不仅是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更是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从“两弹一星”研发时的自力更生,到脱贫攻坚路上的攻坚克难;从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的太空探索,到抗疫斗争中的众志成城,共产党人始终带着红星的光芒,践行着不变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放弃城市的繁华,扎根大山深处,用生命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抗疫一线中,钟南山院士逆行出征,李兰娟院士坚守岗位,无数医护人员白衣执甲,以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科技前沿领域,“天眼”团队、航天人团队日夜攻关,用创新突破书写着“科技强国”的篇章。他们身上,延续着红星照耀下的初心与担当,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让红星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青春之路。在校园里,我们以勤奋钻研攻克学业难关,用知识武装头脑;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以志愿服务走进社区、乡村,用行动诠释青年责任。当我们为科技强国刻苦攻关,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时,便是在续写红星照耀下的中国故事。正如斯诺所言:“中国的未来,属于那些心中燃烧着理想之火的人们。”我们生逢盛世,更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红星的光芒融入青春血脉。
红星不曾褪色,信仰永远滚烫。从陕北窑洞的油灯到新时代的万家灯火,从长征路上的草鞋到航天工程的火箭,红星照耀下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让红星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东方大地上,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