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22
一个周五的傍晚,苏晓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实验室,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姐妹们!我抢到特价机票了!三天两夜,海滨城市!"
林薇从显微镜前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屏幕上碧海蓝天的图片。陈曦则皱起眉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我的实验进度..."
"你的实验进度需要适当放松,"苏晓打断他,"而且薇薇的生日快到了,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礼物吗?"
林薇的心轻轻一动。她确实提到过想看海,但那只是随口一说...
"海边湿度对数据分析的影响..."陈曦还在挣扎,但声音已经弱了下去。他看向林薇期待的眼神,最终叹了口气:"我需要重新安排实验计划。"
苏晓欢呼一声,开始展示她精心制作的旅行攻略,而林薇注意到,陈曦虽然一脸不情愿,却已经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行程要点。
第47章 机场的"科学考察"
机场候机厅里,陈曦的表现让两个女孩忍俊不禁。他像研究未知物种一样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甚至试图用分贝仪测量广播音量。
"安检仪的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他认真地记录,"但传送带速度可能对精密仪器造成影响..."
"放松点,教授,"苏晓笑着递给他一杯咖啡,"我们现在是去度假,不是科学考察。"
然而最有趣的时刻出现在登机时。当空乘人员检查登机牌时,陈曦突然问道:"请问本次航班的巡航高度和气压变化数据是多少?"
空乘人员愣住了,苏晓赶紧把他推进机舱:"他是科学家,职业病犯了。"
飞机起飞时,陈曦紧张地抓住扶手,指节发白。林薇轻轻握住他的手:"害怕飞行?"
"不是害怕,"他严谨地纠正,"只是对不可控环境的本能反应。"但他的手却诚实地握紧了她的。
酒店面朝大海,阳台正对着波光粼粼的海面。陈曦第一件事是检测空气质量,然后满意地点头:"负氧离子含量很高。"
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第二天清晨。林薇醒来时,发现陈曦独自坐在阳台,对着日出发呆。粉色的头发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整个人看起来比实验室里松弛许多。
"你知道吗,"他轻声说,"海水的成分和人体血液很像。"
林薇在他身边坐下,等待下文。
"钠、钾、钙离子的比例惊人地相似,"他继续说着,眼神却变得柔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总被大海吸引——我们在寻找生命的起源。"
这是林薇第一次听他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科学。也许离开实验室的环境,反而让他发现了科学中蕴含的浪漫。
苏晓提议堆沙堡比赛,陈曦起初嗤之以鼻:"沙粒的粘稠度不足以支撑复杂结构..."
但当他看到林薇专注堆沙堡的侧脸时,突然改变了主意。令人惊讶的是,他运用物理学原理堆出的沙堡格外稳固,甚至还用贝壳做了装饰性的"防御工事"。
"这是根据摩尔-库仑理论设计的支撑结构,"他得意地解释,却在林薇往他脸上抹沙子时戛然而止。
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战开始了。三个成年人像孩子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连最严肃的科学家也放下了矜持。当陈曦终于抓住林薇的手腕时,两人都气喘吁吁,满身沙子。
"你的头发里有沙子,"林薇笑着伸手想帮他拍掉。
陈曦却握住她的手腕,眼神突然变得认真:"比实验室的硅胶颗粒细0.3毫米,但折射率更高。"
然后,在苏晓的偷笑声中,他轻轻吻去林薇鼻尖的沙粒。
旅行的最后一晚,他们躺在沙滩上看星星。远离城市的光污染,银河清晰可见。
"看那边,"陈曦指着天空,"那是我们实验室研究过的星云物质。"
但今晚他的讲解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惊叹:"那些星光可能旅行了几百万年才到达这里,而我们恰好在这个时刻相遇。"
苏晓突然坐起来:"我有个主意!每个人说一个这次旅行的新发现。"
"我发现,"苏晓先说,"某个科学家笑起来居然有酒窝。"
林薇接着说:"我发现大海真的能让人心情变好。"
轮到陈曦时,他沉默了很久。海浪声声中,他的声音格外清晰:
"我发现,有些数据无法用仪器测量。比如海风的温度,星光的亮度,还有..."他握住林薇的手,"和你一起看日出时的心跳频率。"
星空下,三个人的笑声随着海风飘向远方。这次意外的旅行证明,即使是最固执的科学家,也需要偶尔走出实验室,去发现那些无法用数据衡量,却同样真实的美好。
回程的飞机上,陈曦破天荒地没有记录数据,而是认真规划着:"下次可以去山区,研究不同海拔的植物分布..."
林薇和苏晓相视一笑。看来,这位实验室的"囚徒"终于学会了欣赏窗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