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23
实验室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色谱仪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林薇正专注地记录数据,突然接到苏晓气急败坏的电话:"薇薇!快来东门小树林!陈曦跟人吵起来了,对方要动手!"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她扔下实验记录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实验室。风声在耳边呼啸,她脑海里闪过陈曦那双藏在镜片后、固执又清澈的眼睛——那个连说话都不会大声、只会用数据表达关心的男孩,怎么会跟人打架?
远远地,她就听见了争吵声。几个体育生模样的男生围着陈曦,为首的那个高大男生正指着陈曦的鼻子骂:"你以为成绩好就了不起?我告诉你,林薇不是你能碰的!"
林薇愣住了。是因为她?
只见陈曦站得笔直,粉色头发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声音却异常平静:"我和林薇的关系,不需要向你解释。请你尊重她的选择。"
"选择?"那个男生冷笑一声,"要不是你整天缠着她..."
"赵磊!"林薇冲进人群,挡在陈曦面前,"你干什么?"
赵磊是校篮球队的前锋,也是追了林薇大半年的学长。此刻他脸色铁青,指着陈曦说:"薇薇,这种书呆子有什么好?整天泡在实验室,连情书都要用数据分析写吧?"
陈曦轻轻把林薇拉到身后,这个动作激怒了赵磊。他猛地推了陈曦一把:"还敢碰她!"
陈曦踉跄一步,眼镜滑到鼻梁上,却依然坚持把林薇护在身后:"实验室还有工作,我们走吧。"
就在他们转身的瞬间,赵磊突然抄起旁边的一根木桩——那是园林工人修剪树木时留下的。一切发生得太快,林薇只来得及惊叫一声:"小心!"
陈曦几乎是本能地转身护住林薇。木桩重重砸在他的侧背上,发出一声闷响。他闷哼一声,单膝跪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陈曦!"林薇尖叫着扶住他。
赵磊也愣住了,他显然没想真的伤人。这时,苏晓带着保安匆匆赶来。
医院检查结果:左侧第八根肋骨骨折。医生板着脸训斥:"年轻人打架也要有分寸!这要是再偏一点,伤到内脏就更麻烦了!"
病床上,陈曦的粉色头发衬得脸色更加苍白。他却还在安慰林薇:"没事,骨折愈合概率很高..."
"你为什么那么傻?"林薇的声音带着哭腔,"为什么不躲开?"
陈曦推了推歪斜的眼镜,认真地说:"数据表明,从那个角度过来的冲击力,如果直接击中你,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林薇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这个傻瓜,连受伤都要用数据说话。
第五十二章:病房里的"实验"
陈曦住院期间,实验室仿佛失去了灵魂。仪器安静地运转,却再也没有那个风风火火的粉色身影。
林薇每天下课就往医院跑,带着精心熬制的汤和整理好的实验数据。陈曦总是先问实验进度,才肯乖乖吃饭。
"你能不能先关心一下自己?"林薇又好气又心疼。
陈曦眨眨眼:"我的恢复情况也是重要数据。"
最让林薇感动的是,即使躺在病床上,陈曦还在修改他们的论文。他用没受伤的右手艰难地打字,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我来吧。"林薇接过电脑。
"不行,"陈曦固执地说,"这个模型只有我最清楚..."
"那我念,你指导。"林薇妥协。
于是病房变成了临时实验室。林薇念数据,陈曦口述分析,护士来查房时总能看到这对奇怪的情侣在讨论什么"催化反应"。
苏晓每次来探病都忍不住吐槽:"你们真是天生一对,病房都能变成实验室。"
但她也注意到,陈曦看林薇的眼神越来越柔软。那个曾经只会用数据表达关心的男孩,开始学会说"汤很好喝","今天头发很漂亮"这样简单的情话。
赵磊被处以严重警告处分,暂停一切社团活动。处分公告贴出那天,他来找林薇道歉。
"我不知道会这么严重,"赵磊低着头,"我只是...不甘心。"
林薇平静地看着他:"你知道陈曦那天为什么坚持不还手吗?"
赵磊摇头。
"因为他答应过教授,永远不会在实验室外使用化学知识伤害别人。"林薇说,"即使被你推搡,他手里还握着可以让你暂时失去行动能力的试剂,但他没有用。"
赵磊愣住了。
林薇继续说:"他不是懦弱,只是选择了克制。而你,选择了暴力。"
看着赵磊离开的背影,林薇突然明白了陈曦的坚持——有些原则,比一时的胜负更重要。
陈曦出院那天,是个阳光很好的早晨。医生叮嘱三个月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他认真记在手机备忘录里,还设置了提醒。
回学校的路上,陈曦突然说:"其实那天,我计算过角度。"
林薇不明所以。
"木桩砸下来的角度,我计算过。"他平静地解释,"如果直接挡住,可能会伤到脊椎。侧身承受肋骨骨折,是伤害最小的选择。"
林薇停下脚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所以你连受伤都要计算?"
"嗯。"陈曦点头,然后轻轻擦去她的眼泪,"但有一个数据我无法计算。"
"什么?"
"看到你冲过来时的心跳频率。"他耳朵微红,"那是我从未记录过的峰值。"
林薇破涕为笑。这个傻瓜,连告白都要用数据比喻。
"答应我,"她认真地说,"以后不要再这样冒险了。"
陈曦思考了一下,给出一个典型的"陈曦式"回答:"我无法承诺不保护你,但可以承诺会更科学地评估风险。"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斑驳如同实验室的数据图谱。林薇知道,这大概是他能给出的最浪漫的承诺了。
回到实验室的第一天,陈曦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定制的护腰垫,上面绣着分子结构图案。林薇红着脸说:"苏晓帮我设计的。"
更让他惊讶的是,实验室的布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有常用仪器的高度都被调整过,方便他站立操作;高处物品都移到了触手可及的位置。
"这是..."陈曦惊讶地看着这些改变。
"数据分析的结果。"林薇学着他的语气,"数据显示,这样布局能减少你42%的弯腰动作。"
陈曦愣了片刻,突然笑了。那是林薇见过最灿烂的笑容,仿佛所有数据都完美吻合时的喜悦。
"谢谢。"他轻声说,然后补充道,"这是我收到过最精密的关心。"
窗外,银杏叶开始泛黄。实验室里,仪器重新响起熟悉的嗡鸣。但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比如陈曦会在实验间隙主动休息,比如林薇学会了更直接地表达关心。
偶尔,陈曦还是会因为肋骨隐隐作痛而皱眉。但每当这时,林薇都会走过去,轻轻握住他的手。无需言语,所有的守护与感谢,都在交握的指尖静静流淌。
苏晓说得对,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才能发生。而这次意外,就是他们感情最好的催化剂——让理性的科学男孩学会了感性,让沉默的女孩学会了表达。
无声的轰鸣,终于找到了最和谐的共振频率。在实验室的每个角落,在数据的每个间隙,悄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