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64
初冬的雨夜,急诊室的荧光灯照在陈曦苍白的脸上。林薇握着他冰凉的手,听着监测仪规律的滴答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收到李明死讯的雨天。
"动脉瘤破裂。"医生指着CT片上的阴影,"位置很危险。"
手术同意书在林薇手中微微颤抖。她想起今早陈曦还在实验室调试给双胞胎做的星空灯,笑着说要记录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人造银河的反应。
"妈妈。"五岁的女儿轻轻拉住她的衣角,"爸爸的头发不粉了。"
林薇这才注意到,陈曦总是鲜艳的粉发被汗水浸透,褪成了灰白色。
手术室的时钟走得格外缓慢。林薇在陈曦的手机里发现了个加密文件夹,密码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里面是份《终身实验计划》的更新版:
"阶段更新:
1. 教会孩子们所有实验安全规范(完成度73%)
2. 带林薇去看北极光(机票已订)
3. 陪橘子度过整个猫生(预计剩余7年)
4. 与林薇共度金婚(倒计时43年)"
最后附着一行小字:"若实验提前终止,所有数据证明:我爱你们直至最后一秒。"
赵小雨带着实验室的同学们赶来时,看见林薇对着手机泣不成声。
手术进行了十个小时。期间双胞胎安静地坐在长椅上,儿子拿着爸爸的平板计算手术成功率,女儿在画纸上反复涂着粉色头发。
"爸爸说,"儿子突然抬头,"如果他把知识都教给我们,就能永远活着。"
凌晨三点,医生疲惫地走出手术室:"暂时脱离危险,但需要观察48小时。"
重症监护室外,林薇通过玻璃窗看着浑身插满管子的丈夫。橘子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把爪子贴在玻璃上,发出悲伤的呜咽。
陈曦昏迷的第三天,林薇带着孩子们来到实验室。她启动所有仪器,让双胞胎对着麦克风说话。
"爸爸,"女儿对着光谱仪说,"你答应教我认星座的。"
儿子操作着离心机:"你说过数据不会说谎,我们都需要你。"
监测屏上的脑波曲线突然产生波动。赵小雨冲进病房,把平板电脑放在陈曦耳边——里面播放着实验室所有仪器的运转声。
在熟悉的嗡鸣声中,陈曦的手指微微颤动。
苏醒后的陈曦第一件事是摸自己的头发。林薇笑着递上镜子,那抹粉色已经重新染回。
"数据显示,"他的声音虚弱但带着笑意,"你们的声音能提升苏醒概率37%。"
双胞胎扑到病床边,小心地避开爸爸身上的管线。橘子跳上床尾,满足地打着呼噜。
窗外,朝阳初升。陈曦轻轻握住妻子的手,在掌心画了个爱心:
"实验继续。"
出院回家的第一天,陈曦就要求回实验室。林薇推着轮椅,看见他贪婪地呼吸着熟悉的消毒水气味。
"慢点。"她调整输液架的位置,"医生说还要静养一个月。"
陈曦已经打开电脑:"我需要更新数据。"
但这次他写的不是科研论文,而是《术后康复最佳方案》。每个参数都经过精密计算,包括拥抱家人的频率和时长。
双胞胎成为最严格的监督员。儿子拿着秒表计算爸爸的工作时间,女儿负责记录爸爸的微笑次数。
"数据显示,"儿子严肃地宣布,"今天爸爸超额工作7分钟。"
圣诞节前夕,陈曦在实验室举办了特别的分享会。来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很多病友和医生。
"这是我最新的研究。"他展示着脑波监测图,"爱能创造医学奇迹。"
林薇推出生日蛋糕——庆祝他第二次生命的一周岁。蜡烛熄灭时,全场响起掌声。
但真正的礼物在深夜降临。林薇拉着他的手放在自己腹部:
"新实验样本即将到位,预计六月交付。"
陈曦的眼镜瞬间蒙上雾气。监测仪发出警报,护士冲进来却发现,这只是幸福过载的信号。
新春到来时,陈曦带着全家登上天文台。三岁的女儿第一次通过望远镜看到土星环,兴奋得手舞足蹈。
"爸爸,"她指着星空,"那里也有实验室吗?"
陈曦调整着镜头:"整个宇宙都是实验室。"
儿子正在平板电脑上写写画画,最后举起来给爸爸看。那是幅简单的涂鸦:穿白大褂的一家人站在星球上,旁边写着"永远在一起"。
橘子蹲在望远镜旁,金瞳倒映着星河。它轻轻"喵"了一声,仿佛在说:这就是最好的实验数据。
夜深了,孩子们在观测台的休息室睡着。陈曦和林薇相拥着看流星雨划过天际。
"知道吗,"他轻声说,"我重新计算了人生价值。"
"结果呢?"
"每个有你们的瞬间,都是永恒。"
流星如雨,在他们交握的指间洒下银辉。在这个崭新的开始里,他们知道——爱是唯一的真理,家庭是最美的实验,而幸福,永远不需要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