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峥嵘岁月,奋斗照亮未来
九月,伴随着清凉的晨风,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晚上八点,我准时收看了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围绕抗战历史与精神传承,通过真实的故事、珍贵的影像和深情的讲述,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开学第一课”。
从14年抗战的悲壮历程到3500万同胞伤亡的数字背后所承载的民族苦难;从平型关大捷、八路军“白刃格斗英雄连”的英勇事迹,到“刘老庄连”82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从杨靖宇、左权等抗日英雄的坚定无畏,到“新安旅行团”以微薄之力传播抗日火种的少年热血;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到无数青年奔赴延安的光明征程;从黄崖洞兵工厂体现的自力更生精神,到今日歼10战斗机翱翔蓝天的创新自豪……整堂课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一次次动容,一次次思考。
在所有内容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延安这座"光明之城"对青年一代的强大感召。当看到诗人何其芳笔下"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延安城门的青年身影,听到短短两年间就有15000多名进步青年奔赴抗大学习的数字时,我深受触动。在民族存亡之际,这些与我年纪相仿的青年人,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延安,住窑洞、席地而坐、以膝为桌,在人类历史上最简陋的大学里,却聆听着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导师的教诲。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们中许多人毕业后立即投身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用青春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这种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在危难中焕发出的最耀眼的光芒。
我深知,我们舒适的课桌、明亮的教室,正是源于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作为一名生长于和平年代的学生,我们面临着与先辈不同的时代考验——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不再是战场上的拼杀,而是知识战场上的争先、道德修养上的提升、创新能力上的突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要学习“新安旅行团”团员们的责任感,继承英烈们“舍小我为大我”的胸怀,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我的学习与成长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开学第一课》以其磅礴的力量,为我新学期的征程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展望未来,我将铭记历史给予的勇气与智慧,以奋斗为笔,以汗水为墨,努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崭新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