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房里的光

初三作文 作者:WU云梦

凌晨一点,小区的灯只剩零星几盏,我房间的台灯却固执地亮着。书桌上摊开的物理练习册旁,保温杯里的枸杞茶腾起最后一缕热气,在灯光里凝成小小的雾。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同样亮着灯的夜晚——那时妈妈的书房,也曾这样为我亮到深夜。

一、妈妈的"深夜课堂"

初二下学期的数学突然变得艰涩,几何证明题像交错的迷宫,我对着作业哭红了眼。十点半的闹钟响过第三遍,妈妈轻轻推开房门,手里端着一杯热牛奶。"这道题辅助线要这样做,"她拿起铅笔在图上画了条虚线,"你看,把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是不是像给迷路的人搭了座桥?"

那之后,她的书房成了我的"深夜课堂"。她是语文老师,却硬是啃下了我的数学课本,台灯下的身影常常弯到凌晨。有次我起夜,看见她对着教学视频做笔记,草稿纸上画满辅助线,像撒了一地的银色月光。"妈妈以前数学也不好,"她揉着酸涩的眼睛笑,"但现在要和你一起当学生呀。"

二、书桌上的"传家宝"

去年生日,妈妈送了我一盏老式台灯。黄铜灯杆上刻着细小的划痕,玻璃灯罩积着经年的薄尘。"这是你外公的,"她轻轻擦拭灯座,"他当乡村教师时,就靠这盏灯备课到天亮。"开关"咔嗒"一声,暖黄的光流泻而出,在书桌上投下清晰的光圈,像给时间画了个温柔的圈。

现在这盏灯成了我的"战友"。遇到难题时,我会盯着灯罩上的划痕发呆——那些深浅不一的印记,或许是外公批改作业时笔尖的磕碰,或许是妈妈演算数学题时铅笔的轻触。此刻我的钢笔尖在草稿纸上划过,又为它添了道新的痕迹。三代人的影子在灯光里重叠,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过是一盏灯照亮另一盏灯的过程。

三、永不熄灭的光

上个月模考失利,我趴在书桌上不愿抬头。妈妈没有说安慰的话,只是把台灯调亮了些。"你外公常说,"她声音很轻,"教室里的灯要够亮,学生才能看清黑板;心里的灯要够亮,人生才能看清方向。"她翻开我的错题本,红笔在"粗心"二字旁画了个太阳:"这次错的题,都是你会做的。别让暂时的乌云,遮住心里的光。"

深夜的台灯依旧亮着,枸杞茶在杯底积成小小的红岛。窗外的月光漫进来,和灯光交织成朦胧的纱,落在摊开的错题本上。忽然觉得,那些解不出的难题、考砸的分数,都像这杯茶里的枸杞,沉下去时会让人沮丧,但只要轻轻晃动杯子,就能看见它们在光晕里缓缓旋转,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此刻我提起笔,在草稿纸顶端写下:"光不会消失,它只是等待被看见。” 台灯的光晕里,钢笔尖沙沙作响, 像在续写一首传承的诗——从外公的乡村教室里, 到妈妈夜深书房,再到我的少年书桌,这束光跨 越了半个世纪, 依旧明亮如初。

返回列表

上一篇:屿与禾

下一篇:颜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