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还的勇气

六年级作文 作者:陆朝雨

周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各种“宝贝”:缺角的三角板、缠着胶布的跳绳、写不出字的白板笔。

她常说:“我的东西随便借,但用完得还。”直到那个雨天,我才知道有样东西能永远留在手里。那天要竞选班长,我攥着发言稿的手心全是汗。稿子是周老师帮我改的,红笔圈出的“不要紧张"四个字被我摸得发皱。轮到我上台时,窗外的雷”轰隆”炸响,我腿一软,差点摔在台阶上。台下哄笑声里,我攥着稿子跑回座位,耳朵烫得能煎鸡蛋。

放学时雨下得更大了。我躲在教学楼的屋檐下,看见周老师举着伞走过来。她的饼干盒敞着口,里面露出半块巧克力。“稿子借我看看?”她接过揉成团的纸,慢慢展开,忽然从盒子里拿出个哨子:"这个借你。”那是个银灰色的裁判哨,吹起来能穿透雨声。“明天再试一次,上台前吹三声。”她把哨子塞进我手心,“就当是给全班发信号-一你准备好啦。“我捏着冰凉的哨子,听见她又说:“记住,哨子要还,勇气不用。”

第二天我攥着哨子站在讲台边,指尖因为用力发白。

周老师坐在第一排,冲我比了个“吹”的手势。“嘀一-嘀--嘀--“三声脆响后,教室里忽然安静下来。我深吸一口气,竟然顺畅地念完了整篇稿子。投票结果出来时,周老师带头鼓掌,饼干盒上的小熊贴纸被震得晃了晃。后来我常借她的东西:用三角板画黑板报的直线,借跳绳参加运动会,拿白板笔在教室后墙写通知。每次归还时,她都会笑着说“谢谢”,仿佛我才是帮了忙的人。只有那枚哨子,我用红绳系在书包上,她看见时只眨眨眼,从没提过“还“字。上个月全市作文比赛,我对着题目发呆。

周老师把饼干盒推到我面前:“看看这个。”里面躺着张泛黄的纸,是她年轻时的演讲稿,边角写满修改的痕迹。“我第一次上台演讲,紧张得把稿子念反了。”她指着纸页上的泪痕,“但我后来想,勇气这东西,越用越灵。”

那天我写了《哨子》,结尾写道:“有些借来的东西会磨损,比如三角板的边角;有些借来的东西会消失,比如巧克力的甜味。但有种东西会在心里发芽,变成自己的。“现在那枚哨子还挂在我的书包上,虽然镀层早已磨掉。周老师的饼干盒添了新成员:我送的橡皮,印着小熊图案,和她的贴纸正好成对。

她说:“以后这盒子里的东西,你随时能借。”我知道,她其实是在说,那些藏在物件背后的勇气,永远有我的份。就像雨停后会出现彩虹,胆怯过后长出的勇气,从来都不用还。

返回列表

上一篇:秘密

下一篇:读书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