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碗甜汤
初二作文
作者:程小憨
奶奶总说,入秋就得喝甜汤。她的甜汤不用银耳不用桃胶,就用院子里晒的红薯干,煮得糯糯的,盛在粗瓷碗里,上面漂着几粒亮晶晶的冰糖。
我读初一那年,奶奶病了。先前她总说“老毛病,扛扛就好”,直到有天在灶台前摔了跤,被叔伯们硬送进医院,才知道是胃里长了东西。周末我去看她,她躺在病床上,手背上扎着针,从前总爱念叨我的声音轻了好多:“该喝甜汤了……”
我跑回老院子,翻出墙角的瓦罐。红薯干还在,是夏天奶奶晒的,黑褐色的,皱巴巴的。我学着她的样子,把红薯干泡软,放进锅里煮。火是煤气灶的火,没有从前土灶的旺,煮了好久,红薯干才慢慢变糯,汤里飘出点淡淡的甜香。
端到医院时,汤还温着。我用勺子舀了点,吹凉了递到奶奶嘴边。她张开嘴,慢慢咽下去,眼睛亮了亮,像落了点星光:“比我煮的……甜。”我鼻子一酸,别过头擦了擦,说:“下次我还煮。”她没说话,只是轻轻攥着我的手。
后来奶奶还是走了,在一个秋末的早上。我去收拾老院子,瓦罐还在灶台上,里面空空的。风从敞开的院门吹进来,刮得窗棂“吱呀”响,像奶奶从前站在灶台边喊我:“甜汤好咯——”
那天我又煮了锅甜汤,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一碗一碗喝。汤是甜的,可喝着喝着,眼泪就掉进碗里,混着汤一起咽下去,又咸又涩。原来有些甜,是要记一辈子的,记着的时候,心会揪着疼,却又舍不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