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桂花糖》
2025年10月16日晚,杭州的秋天来得格外温柔。晚风拂过小区院子里那棵老桂花树,细碎的金黄花瓣簌簌落下,像一场迟来的雨,落在程锦茉家长微微泛白的发梢上。
她站在树下,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那是今天放学时,女儿悄悄塞进她手里的:“妈妈,我想参加下周的班级故事会,讲一个关于‘最温暖的味道’的故事。”
可程锦茉从没说过话。自闭症像一层透明的玻璃墙,把她和世界隔开。三年前确诊时,医生说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主动表达。可今晚,她用铅笔歪歪扭扭写下这句话,还画了一颗糖,裹着亮晶晶的糖纸。
“最温暖的味道……”程锦茉家长喃喃自语,抬头望着枝头密密匝匝的桂花。忽然间,记忆如潮水涌来。
那是锦茉五岁那年,一个同样飘着桂香的傍晚。她发烧到39度,蜷在沙发上哼哼唧唧。家里没有退烧药,药店又远。情急之下,程锦茉家长想起母亲曾教她的土法子:用桂花煮水,加冰糖,说是能安神降温。
她翻出去年晒干的桂花,小火慢熬,甜香渐渐弥漫整个屋子。锦茉睁着眼,静静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当那碗温热的桂花糖水递到嘴边时,小女孩第一次主动伸手,捧住碗沿,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了下去。
那一夜,烧退了。第二天清晨,锦茉站在阳台上,指着窗外的桂花树,发出人生第一个清晰的音节:“花……”
从此以后,每到秋天,她都会拉着妈妈的手,走到树下,踮起脚,采一小簇桂花。她们把花瓣晒干,分装在玻璃瓶里,贴上标签:“春天想你的时候喝”“考试紧张的时候喝”“妈妈生日快乐”。
此刻,程锦茉家长蹲下身,轻轻抱住不知何时来到身边的女儿。小女孩穿着淡黄色的连衣裙,像一朵初开的桂花。她不说话,只是把头靠在妈妈肩上,手指轻轻卷着衣角。
“你想讲这个故事,对吗?”妈妈轻声问。
锦茉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手工包好的桂花糖——是她自己用彩纸折的,歪歪扭扭,却闪着光。
“好,我们一起写。”程锦茉家长牵起女儿的手,走向书房。台灯亮起,映照着母女俩并排的影子。她执笔,写下第一句:
“我最爱的味道,是妈妈煮的桂花糖水。它不光暖了胃,还融化了一颗曾经封闭的心。”
窗外,月光洒落,桂花依旧无声飘落,仿佛也在倾听这个属于秋夜、属于爱与等待的故事。
——完——
献给所有默默坚持的父母:有些花开得很慢,但正因为等得久,才更懂得芬芳的意义。